推拿捏積治療“小兒露睛”
《健康時報》
2007年1月1日
育兒教育與服務 小兒推拿領導品牌
文章出處:http://paper.people.com.cn/jksb/html/2007-01/01/content_12171708.htm
北京中醫醫院特色科主任醫師 李建
在門診時,我們常常碰到有家長問:“我家孩子睡覺時眼睛露縫,這是怎么回事?”睡覺時眼睛露縫,中醫術語叫“睡臥露睛”。這與小兒的脾胃功能失調有關。
從生理角度來講:小兒臟腑柔弱,五臟六腑處于生長發育狀態,因此具有“三個不足,二個有余”的特點。也就是說小兒的肺、脾、腎三臟,經常處于不足、柔弱的狀態,尤其是脾胃功能更為突出。但小兒的生長發育又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一旦因外感、飲食不節或疾病等各種因素困擾,極易發生脾胃功能失調,而引起腹瀉、腹脹、嘔吐、腹痛、厭食等疾病,出現納食不香,臍周腹痛、面黃肌瘦、頭發枯黃、稀疏如穗、眼下氣池發暗、喜伏臥、喜蜷臥、睡臥露睛,頭汗或上半身汗、手足心熱,地圖舌等癥狀與體征。
“睡臥露睛”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癥狀,當其脾胃功能失調較重時才會出現。當發現小兒出現“睡臥露睛”時,一定要及時治療,否則可能會影響小兒生長發育。
治療小兒睡臥露睛的方法很多,可采用中藥內服、膏藥外貼、推拿捏積等。其中,小兒推拿捏積的主要手法有:
1) 補脾土:脾土穴在拇指橈(ráo)側緣,用左手食、拇指捏住小兒大拇指,用右手指腹,循小兒拇指橈側邊緣向掌根方向直推。
2) 補腎經:腎經穴在小指末節羅紋面,用左手、食拇指捏住小兒小指兩側,用右手指腹在小兒小指羅紋面上由指尖向指間方向直推。
3) 揉板門:板門穴在手掌大魚際平面,用右手拇指指腹旋揉小兒手掌大魚際。
4) 揉外勞宮:外勞宮穴在小兒手掌背正中,用右手食指指腹,按揉小兒手掌背中心的外勞宮穴。
5) 運內八卦:內八卦穴在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至中指根橫紋約2/3處為半徑作圓,內八卦穴為一圓圈。用左手捏住小兒手指,用右手拇指在小兒掌心作圓圈運動。
6) 推三關:三關穴為線狀穴,在小兒前臂橈側,從腕到肘成一直線。用右手食、中二指,自小兒腕部推向肘部。
7) 揉臍:臍即肚臍,用中指指腹或掌根揉之。
8) 摩腹:腹指小兒腹部,用四指指腹或全掌放在小兒腹部作圓周運動。
9) 按揉足三里:足三里穴在膝下三寸外側一寸,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在足三里穴作按揉。
10) 按揉涌泉:涌泉穴在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用拇指在涌泉穴作按揉。
11) 捏脊(捏積):操作時,以雙手食指輕抵脊柱下方長強穴,向上推至脊柱頸部的大椎穴。同時雙手拇指交替在脊柱上作按、捏、捻等動作,共捏六遍。
每日以晨起、上午操作為最佳。
專家簡介:李建 主任醫師
1983年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學院,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已20多年。
擅長治療脾胃病、咳喘癥、失眠、疲勞綜合癥、頸肩綜合征、小兒遺尿等,尤其是對小兒遺尿頗有研究,在其治療的近千例小兒遺尿患者中,總有效率達到80%以上;對于老年人在咳喘時出現尿失禁,其治療也很有獨到之處,往往數劑即可見效。
近年來,致力于亞健康引起的失眠、疲勞綜合癥以及頸肩綜合征的研究,采用中藥內服,配合針灸、刮痧、走罐、拔罐、耳穴貼豆、針刺放血、儀器理療等,不拘于一方一法,采用綜合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