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夏季重點防風熱感冒
《南國都市報》
2010年6月3日
育兒教育與服務 小兒推拿領導品牌
文章出處:http://ngdsb.hinews.cn/html/2010-06/03/content_230406.htm
醫學指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辦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林國華
夏季高溫悶熱,但又時常夾帶有雷雨大風,氣溫高低起伏,導致感冒發燒的兒童增多。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辦主任林國華表示,感冒發燒,中醫常常分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
1)風寒: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鼻塞、流清涕、咳嗽有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苔薄白。治法應以辛溫解表為主。
2)風熱:喉嚨痛,通常在感冒癥狀之前就痛,痰通常為黃色,發熱、口渴、心煩。治法則以清熱解表為主。
從中醫來講,兒童處于生長發育時期,處于“成而未全,全而未壯”的階段,防御能力低下,天氣忽冷忽熱,最易患呼吸道疾病。加上由于3歲以下的孩子,身體不適不懂得表達,所以往往是孩子出現了發燒、咽痛、飲食差,家長才帶孩子看醫生。其實,如果孩子出現精神疲倦,好哭鬧,喜歡大人抱,應注意寶寶身體可能已經出現不適。
家長應經常用手經常摸一摸孩子的額頭、手腳,注意覺察孩子體溫變化,若出現手足發涼、怕風,喜歡依偎在媽媽懷里,有可能很快出現發熱。
林國華提醒,感冒最重要在于預防,中醫主張扶正氣、避毒氣,即強調未病先防。在中醫中流行這么一句話來預防感冒:“勤洗手,多通風,人多不去湊熱鬧;食有節,寐有時,起居有常適寒溫。”這些道理簡單卻實用,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預防感冒最好的辦法。
林國華還表示,在夏季多數是風熱感冒,可用金銀花、桑葉、蘆根、菊花、薏仁煮水飲用,可清熱解表。如果是因為室內空調氣溫低而導致的風寒感冒,則可用蔥白、草豆豉、生姜煮水飲用,使身體微微出汗起到辛溫解表的作用。
專家簡介:林國華 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現任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天河門診副主任;兼任中國針灸學會腧(shù)穴分會理事,廣東省針灸學會理事。
1987年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專業,一直從事中醫針灸臨床、教學、科研工作。結合自己多年臨床經驗形成一套以傳統經絡學說與現代神經病學并重,辨證、辨經取穴,“飛”、“候”結合的獨特針法,運用于臨床治療各種痛證(如頭、面疼痛,胃痛,頸、腰腿痛等)、神經系統疾病(如中風,面癱,帕金森病等)、五官疾病(鼻炎,咽炎,耳聾、耳鳴等)等,均取得滿意的療效;并運用不同的特種針法(如火針、蜂針、針刀、挑治、割治、埋線等)治療各種疑難雜癥,亦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