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病十大預警信號
《中國中醫藥報》
2011年7月7日
文章出處: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1-07/07/content_49617.htm
醫學指導: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藝
編者按:孩子是家長永遠的牽掛。5月29日,上海市健康大講堂暨第四屆解放健康講壇開講。本次主題為“讓孩子贏在健康起跑線上——專家細說當代兒童十大健康誤區”。其中王藝教授的演講,主要集中在關注幼兒身心健康方面!
兒童,尤其是2歲以下的,患各種疾病的可能性都非常高,但他們沒法準確用語言表達。幸而其形體、臉色、精神狀態,會出現一些預警信號。我就總結了十個常見信號,希望幫助家長們盡早發現孩子的異常征象,及時帶他們到醫院檢查。
信號1:精神不好、嗜睡少語。孩子精神不好、嗜睡少語、悶悶的,若還有發熱或局部感染,尤其是新生兒本來吃奶吃得不錯,突然不吃了,整天就知道睡覺,這時要考慮會不會是臍炎或敗血癥。這都是非常嚴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時就診,可能致命。此外,一些病毒感染,如手足口病,也是以精神不好為重要線索。
信號2:反復咳嗽或腹瀉。孩子咳嗽,家長常會認為是呼吸道感染或急性咽喉炎,就自己買藥給孩子吃。然而,有些孩子是過敏體質引起的咳嗽,會誘發哮喘;有的孩子是胃食道反流,胃動力發生變化,吃進去的東西反流到氣管,刺激支氣管而引起咳嗽。此外,還有一些小孩有慢性腹瀉或大便習慣不正常,可能是食物過敏的表現。
信號3:臉色蒼白,皮膚出血點。皮膚出血點主要集中在牙齦和鼻子,往往被認為是營養不良或最近比較累,有些家長會就此給孩子吃一些補血食物。我一位同事的女兒,當時7歲,她感覺女兒臉色不太好,但因工作忙也未在意,只是讓孩子用了一些補血藥物。后來,孩子牙齦出血、乏力,她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到醫院一查,確診為白血病,但為時已晚。因此一旦發現孩子有出血傾向,千萬不可耽擱,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信號4:到了年齡,還不會說話、不會走路。許多老人覺得孩子晚開口很正常。但若到了12個月,還不開口,就要到醫院做評估,排除腦癱。不會走路、走路姿勢異常也要引起重視。尤其是小孩五六個月時,被抱到桌上,看到足尖而非足底交叉的話,也可能是腦癱。及早發現,可通過康復訓練和綜合治療,適當恢復。
信號5:陣發性哭吵。若孩子陣發性哭吵,大便帶血,很可能是腸套疊,必須盡快處理。有時,也可能是奶粉過敏。
信號6:不與人交流,呼之不應答。眼和眼的對視,是孩子發育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發現叫孩子的名字,他不理睬你,也不和你交流,這時要警惕孤獨癥。孤獨癥孩子的智能不一定落后,甚至完全正常,但就是交往方面存在非常嚴重的缺陷。
信號7:吃奶嗆咳,唇周發紺。這是心臟疾病的預警信號。如果孩子出生后一直有喂養困難,吃奶時總是嗆奶或沒有辦法長時間吸奶,抑或在用力哭時,嘴唇周圍都發紫,就要警惕有沒有先天性心臟病,及時送醫院檢查。
信號8:顏面浮腫,小便異常。這往往與腎功能有關。家長在開始時會忽略,有時等到很明顯的顏面浮腫、小便異常才會發現。
信號9:頭過大或過小。頭特別小,可能提示孩子頭顱發育還沒有到應有的大小就關閉了,這會限制大腦發育。若發現頭顱、頭圍過大,要警惕是否有中樞神經發育問題或存在腦積水。
信號10:反復肢體抽動或愣神。這可能提示神經系統問題,如有一種陣發性的發呆,持續時間短,但反復發生。這類孩子在學習各方面沒有很大的影響,但可能就是癲癇。有的孩子常眨眼、吸鼻子、做怪臉,甚至扭頭頸,要懷疑多發性抽動。
專家簡介:王藝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出處:http://ch.shmu.edu.cn/ccx2.asp?ArticleID=47
現擔任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副院長、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分會神經學組副組長、上海兒科學會神經專業組組長、復旦大學癲癇中心副主任等,同時擔任多家國內核心期刊雜志編委。
她以兒童期癲癇早期綜合防治以及孤獨癥譜系障礙為研究方向,進行了一系列臨床和基礎研究,同時致力于小兒神經學科建設和整合多學科團隊,獲得了2012年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
她共主持科研項目12項:其中作為首席PI 承擔衛生行業科研專項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上海市科委重點項目3項,研究成果在國際、國內雜志發表論文93篇,其中SCI收錄13篇。
◇ 相關文章 ◇
《大眾衛生報》 《大眾衛生報》 《大河健康報》 《新民晚報》 《楚天金報》 39健康網 新華報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