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寒病毒突襲 寶寶也面癱
《廣州日報》
2013年2月17日
文章出處:http://baby.sina.com.cn/health/13/1702/2013-02-17/0934220064.shtml
醫學指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主任 莊禮興教授
面癱沒有特別的性別或年齡“偏好”,只要具備誘病因素,即便是嬰幼兒也概莫能外
面癱不是成年人的“專利”。專家指出,其實這種病不分男女老少,也沒有特別的性別或年齡“偏好”。只要身體和所處的外部環境具備了誘病因素,即便是嬰幼兒也概莫能外。
臨床上,大部分原發性面癱的孩子在發病前出現過受寒感冒、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等病癥。眼下冬春交替,氣溫不穩病毒漸活躍,鑒于孩子的自我防病能力相對較弱,專家提醒家長日常應多留心,遇到降溫或前往氣溫較低的地方時,一定要為孩子做足防寒措施,并在平時適當加強身體鍛煉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遠離病毒感染。
寶寶歪嘴流口水 笑得比哭還難看
才11個月大的豆豆一個多月前患過一次感冒,發了兩天燒后,有一天早上起來媽媽發現他一直歪著嘴,口水不時順著嘴角流下來。喝水時,小家伙的嘴巴歪得更明顯,而且還合不攏嘴,邊喝水邊往下滴。奶奶像往常一樣逗他笑,卻發現他臉上的肌肉似乎不太聽使喚,笑起來表情更古怪,比哭還難看。
這孩子到底怎么了?媽媽和奶奶馬上抱著孩子去了醫院。醫生一會兒哄豆豆笑,一會兒又對著他鼓腮,邊逗邊觀察他的面部表情,結果發現他一邊臉的表情肌僵硬,口角歪斜、流口水、無法模仿鼓腮的動作。通過這些檢查,醫生診斷其為小兒面癱。
發病:男女老少皆能中招
“很多人都以為面癱是成年人甚至是中老年人才會有的病,其實這種病不分男女老少。”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主任莊禮興教授告訴記者,面癱并沒有特別的性別或年齡“偏好”,即便是嬰幼兒也難以“幸免”。入冬以來,他已經接診過好多例小兒面癱,曾經連續幾天都有小患者出現,最小的只有幾個月大。
“面癱的病因很復雜,但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多與絡脈空虛、風邪入中有關。”莊主任解釋稱,現代醫學界按主要病因將面癱分為原發性、創傷性和腫瘤引起等多種,其中原發性的比例最高,雖然病因尚不完全確切,但多與病人自身抵抗力下降,同時又受風寒侵襲或病毒感染有關,進而導致面神經缺血、缺氧甚至發生面神經組織水腫。從這個角度來講,男女老少只要身體和所處的外部環境具備了致病的因素,概莫能外。
臨床上,大部分原發性面癱的孩子在發病前有過受寒感冒,上呼吸道出現過病毒感染。這類孩子若能及時得到診斷和有效的治療,一般三四個星期就能好轉。但也有小部分孩子因未能及時得到有效的診療,或是因面神經受損程度較為嚴重,形成難治性面癱。
診斷:必要時影像學輔助篩查
莊主任指出,由于嬰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尚有不足,有些甚至連話都不怎么會講,在出現面部肌肉感覺異常時,很難在第一時間清楚自訴。而一些家長在發現孩子表情有點古怪時,一開始大都不會跟面癱聯想到一起,因此不少面癱寶寶在診斷上不夠及時。
但患兒家長反映,即使覺得孩子不對勁,也不知道該通過何種方式來判斷孩子是否面部神經出了問題。對此,莊主任支招稱,一旦家長覺察出寶寶表情有異常,可盡量逗著他鼓腮、眨眼、嬉笑,并仔細觀察孩子,若出現歪嘴或眼瞼難閉合的癥狀,提示可能面部相關表情肌出現癱瘓,即可作初步診斷。
不過,嬰幼兒表達能力和對語言的領會能力確實有限,有時引導其做相關的動作仍難以有效排查。特別是一些難治性小兒面癱很可能不是常見的周圍性面癱,不排除跟顱內潛在腫瘤壓迫到面神經有關。如果是因顱內腫瘤引起的面癱,確診太遲,腫瘤進一步長大對腦部的損傷越大,更影響預后效果。因此,必要時,在醫生的建議下考慮做MRI等影像學檢查來幫助及早篩查,以免錯過及時治療的時機。
預防:保暖防寒護好“門面”
如何讓寶寶遠離面癱?莊主任指出,孩子跟大人不太一樣,可能遇到氣溫驟降往往未能及時自覺添加衣物。所以,家長要多留心,根據氣溫變化及時為寶寶增減衣服。
遇到降溫或前往氣溫較低的地方度假時,一定要做足防寒措施,待在戶外時特別要保護好寶寶的“門面”,必要時戴上帽子和圍巾,避免寶寶直面寒風誘發面癱。大冷天,給寶寶洗頭洗澡時也要注意保暖,洗完之后要徹底擦干、吹干再出門。
另外,假期家長對孩子比較放松,特別是過節期間親友串門暢敘或出外旅行,都可能使孩子的作息規律被打破,要防止孩子因睡眠不足出現的抵抗力下降,讓病毒有機可乘。特別是進入冬春交替時節,氣溫本來就不穩定,病毒又逐漸開始活躍,季節性流感可能抬頭。在這個特定的時節,家長更應增強防范意識,調整好孩子的作息,保證孩子每天都有充足的睡眠,并適當加強身體鍛煉以提高免疫力、遠離病毒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