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證施治嬰兒濕疹
《家庭保健報》
2007年8月10日
育兒教育與服務 小兒推拿領導品牌
文章出處:http://www.hljnews.cn/swxx_ylxx/system/2007/08/10/010044528.shtml
作者:黑龍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專科門診 陳士俠
嬰兒濕疹,中醫稱之為“奶癬”、“乳癬”,是一種嬰兒中常見的過敏性疾病,發病與喂奶有關,以發生在頭面部,皮損呈多形性,劇烈瘙癢,反復發作等為特征,多見于肥胖滲出型體質的嬰兒,尤其多見于人工哺育的嬰兒。
本病依據其臨床表現,一般分為兩型:
1、滲出型:多見于飽食無度、消化不良、外形肥胖的乳嬰。患兒時而便秘,時而腹瀉,前囟或眉弓常有厚積脂性痂皮,皮損為多形性濕疹樣改變,易出現糜爛、滲出、結痂。
2、干燥型:多見于營養較差、瘦弱或皮膚干燥的嬰兒,皮損以紅斑、丘疹、鱗屑為主,少有水皰、糜爛和滲出。好發于顏面,多自兩頰開始,漸侵額部、眉間、頭皮,亦可侵及頸部、肩胛或胸背等處,甚至遍及全身。病程緩慢,時好時壞。
中醫認為其主要病機是懷胎時母食五辛,遺熱于兒,如兒母懷孕時多食膏粱厚味、魚腥海味等發物;或因產母情志內傷,易于發怒,肝火內動,遺熱于兒;或因產后哺乳失當,飲食不節,脾胃薄弱,過食肥甘,以致脾失健運、濕熱內生。
中醫將其分為兩種證型:
胎火濕熱證
相當于西醫的滲出型,初起多見于臉面、兩頰、兩顴、頭皮、額上、眉間、耳項等處,重者可發于全身各處,成片潮紅,起水皰,抓癢溢水,甚則黃水淋漓,破爛蛻皮,形成黃痂,大便干、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宜涼血利濕清火。藥用生地、赤茯苓各3克,牛蒡子(炒,研)、白鮮皮、金銀花、南薄荷葉、木通各2.4克,黃連(酒炒)、生甘草各0.9克,燈芯草165厘米。上述藥頭煎加水200毫升,煎取50毫升,二煎加水80毫升,煎取30毫升,將兩次所得藥液混合,日1劑分2~3次徐徐給患兒服下。
也可使用外治法,藥用生地榆、黃柏各9克,煎水100毫升,待溫,用紗布疊成5~6層,或以口罩或小毛巾,蘸藥液濕敷患處,每日3~4次,直至流水減少為止,改用濕疹膏。
脾虛濕蘊證
初起皮膚暗淡,繼而出現成片水皰、瘙癢,抓破后結薄痂,患兒消化不良,哺乳后不久吐出不消化的乳塊,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含有未消化之食物),舌淡,苔薄白或白膩,脈緩。
治宜健脾理濕助運。藥用太子參、茯苓、白術、山藥、扁豆、苡仁各10克,甘草6克,橘核、砂仁各5克,陳皮8克。上述藥共研為細末,每日3次,每次2~4克口服。
◇ 相關文章 ◇
《健康時報》 《南國都市報》 小兒推拿網(小兒按摩網) 小兒按摩網(小兒推拿網) 《京華時報》 《大河健康報》 《大眾衛生報》 《大眾衛生報》 《京華時報》 《大眾衛生報》 《生命時報》 《杭州日報》 《京華時報》 《生命時報》 《大河健康報》 《大河健康報》 《大眾衛生報》 《大眾衛生報》 中國廣電學會 《健康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