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醫生”:給孩子用藥別迷糊
《健康時報》
2002年5月30日
育兒教育與服務 小兒推拿領導品牌
文章出處: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503/6327/623626.html
六·一兒童節前,記者走訪了首都兒研所,了解到一些兒童用藥帶來的問題,值得廣大家長注意———
時下,有些過于溺愛孩子的家長當起了“爸媽醫生”,在孩子防病、治病、保健等方面給予了過分的關愛,陷入了三大誤區。
誤區之一:擅自用藥———對藥品“殺手”混淆不清
首都兒研所的方醫生告訴記者,很多“爸媽醫生”喜歡自行到藥店給孩子買藥,但往往因診治不準確,造成買回的藥也不合格。僅春節至5月下旬,因孩子誤服家長自行購買的藥品而發生不良反應來治療的2-8歲的患兒就有百余個。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爸媽醫生”不了解藥性。
據介紹,兒童用藥最應慎服的首屬氨基糖甙類抗生素。這類抗生素中的鏈霉素、雙氫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等服用后產生的不良反應會對兒童造成不可逆性耳聾傷害。
對一些藥品“殺手”家長更是含糊不清:復方解熱止痛片(APC)對胃有一定的刺激性,并伴有白細胞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皮膚過敏等不良反應。服用不當,會因出汗過多、體溫驟降而導致虛脫。嬰幼兒應慎服這類藥物。
復方新諾明片在兒童服用后會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對腎有損傷,少數人服用后會發生血小板減少和藥物過敏等不良反應。
紅霉素則會引起胃腸道反應,對肝亦有損傷,孩子服用易產生過敏癥狀。
誤區之二:多藥同用———對劑型不明不白
孩子得病,有些“爸媽醫生”竟以本人的經驗為主,把孩子過去的病史當成依據,與孩子現在的病癥加以對比,然后“對癥下藥”。而且,一些家長誤認為孩子的病情如果不能迅速解決,增加劑量一定可以獲得療效。
更讓人擔憂的是,市場上的藥劑各式各樣,但藥效是根本不同的。據首都兒研所的劉義民醫生介紹,下面的這些劑型分不清,“爸媽醫生”是難以給孩子“對癥下藥”的———
1、糖漿劑:主藥溶解后混懸在高濃度的糖水中。糖漿劑中的糖和芳香劑能掩蓋某些藥物的苦、咸等不適味道。
2、干糖漿:與糖漿劑相似,但它是經干燥后的顆粒劑型,味甜、顆粒小、易溶化。
3、果味型片劑:因加入了糖和果味香料而香甜可口,便于嚼服,適用于周歲以上的小兒服用,如小施爾康。
4、沖劑:藥物與適宜的輔料制成的干燥顆粒狀制劑,常加入調味劑,且獨立包裝,便于掌握用藥劑量,如思密達、板蘭根沖劑等。
5、滴劑:此類藥物一般服量較小,適合于周歲以內的嬰幼兒,須按說明書嚴格遵守用藥量。可混合于食物或飲料中。
6、口服液:由藥物、糖漿或蜂蜜和適量防腐劑配成的水溶液。分裝單位較小,穩定性較好,易于貯存和使用。但在給孩子服用時,一定要遵醫囑。
誤區之三:隨意進補——健康豈能靠“催生”
一些“爸媽醫生”為了讓孩子長得“又高又壯”,竟從孩子小時就開始給孩子服用保健藥或滋補品,小兒肥胖癥和性早熟等不良反應都是這么產生的。
首都兒研所小兒肥胖治療室的伊醫生認為,目前許多醫院都開辟了小兒肥胖治療中心,其實這很不正常。一些“爸媽醫生”試圖對孩子進行“催生”,這極易給孩子的心靈造成痛苦。
對維生素類藥物和補劑、營養劑,“爸媽醫生”更是情有獨鐘。但如過量服用魚肝油,會導致維生素A中毒,出現毛發枯干脫落、皮膚干燥瘙癢、胃腸道有不良反應等癥狀。過量服用維生素C,易形成腎、膀胱結石。鋅制劑過量服用可引起惡心、嘔吐、發熱、眩暈、嗜睡、貧血等不良反應。人參、蜂王漿內含有激素,服用過量可出現兒童發育早熟現象。胎盤球蛋白針也并不是增強體魄的強壯劑,切不可隨意注射。
記者在采訪時,一個5歲女兒的媽媽面露難色地說:“孩子小時胖胖的很可愛,可現在大了越來越胖,你看她這小腿粗的。這么胖了,我和她爸爸現在擔心極了,特來醫院咨詢。”
看來,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爸媽醫生”還是越少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