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虛小兒易患夏季熱
《羊城晚報》
2005年8月25日
育兒教育與服務 小兒推拿領導品牌
文章出處: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08/25/content_968328.htm
作者:廣東省名中醫、肇慶市中醫院主任醫師、教授 梁宏正
今年夏季氣候酷熱,門診發熱病人日漸增多,其中不乏患夏季熱的兒童。有學者認為夏季氣溫較高和嬰幼兒發汗機能不全,是本病的發生原因之一。中醫學認為,小兒為稚弱體質,易虛易實,本病的發生與患兒的體質因素有密切關系,尤以發育及營養較差者,或病后失調氣陰不足者,當暑熱亢盛,小兒不能耐受外界炎熱氣候的熏蒸,而易患本病。
夏季熱的表現
臨床以長期發熱不退、口渴、多飲、多尿、汗閉或少汗為主證。其發熱特點是發熱持續不退,無固定熱型。體溫常在38℃-40℃之間,一般午后較高,早晨較低。其體溫與氣候有密切關系。天氣愈熱,體溫愈高,天氣轉涼,體溫亦隨之下降。病程一般可達2-3個月。本病初起口渴不甚明顯,病期一延長,體溫愈高則口渴愈甚,但大都不見出汗,甚則全無汗出。有的患兒可連續幾年發病,但是第二年發病常較上一年輕,病程亦較上一年短。雖然本病如無并發癥,至秋涼多可自愈,但對小兒體質造成損害,故需積極治療。
治療對策
本病以暑傷肺胃型為多見,因暑傷肺胃,氣陰損耗。治宜清暑透熱,益氣養陰。可予王孟英氏清暑益氣湯加地骨皮、青蒿、白薇、荷葉、白蓮花;如癥見煩躁不安、夜間哭鬧、手足心熱,則用花旗參5克、五味子3克、麥冬6克、竹葉6克、玄參6克、葛根10克、銀柴胡6克、女貞子6克、旱蓮草6克以清暑益氣,育陰生津為主要方法。
疰夏(zhù),是中醫兒科學中特有的小兒夏令常見病。小兒疰夏的發生,一為小兒體質嬌嫩,脾胃薄弱,元氣不足;一為感受時令之氣,熱傷元氣,暑濕困犯脾陽。疰夏與夏季熱雖同屬小兒夏令常見之病,但疰夏并無明顯的發熱、口渴、多飲多尿等特征。
疰夏的三大表現
1、精神疲倦,身體瘦弱,面色萎黃,喜臥懶動,不愿說話。
2、食欲不振,頭、身、手心發熱,但是體溫并不升高。
3、心煩愛哭、愛發脾氣,口唇紅,苔白膩或黃膩,口中有酸臭味,小便常見短赤,大便稀黏。
治療對策
中醫認為,小兒疰夏病在脾胃二經。臨床上有“濕困脾胃”和“脾胃虛弱”之分,治療分別以醒脾化濕和健脾益氣為法。
屬于“脾胃虛弱”,治療就要健脾益氣。方用:黨參、白術、五爪龍、葛根、澤瀉各6克,蒼術、麥冬、升麻、神曲各5克,甘草、五味子、陳皮各3克,生姜三片,大棗三枚,清水煎服。
屬“濕困脾胃”,以醒脾化濕為法:藿香、厚樸、法夏、白蔻仁各3克,杏仁、苡仁、茯苓、豬苓、澤瀉各5克,清水煎服。
上二方,均可服4-6貼。病愈后,須防來年再發,除積極增強體質外,尚可服“冬瓜玉露湯”:冬瓜500克、赤小豆15克、太子參15克、蓮子50克、鮮荷葉15克,水適量煮湯作清涼飲料,以作預防。此外,不能讓小兒再貪吃生冷,以免損傷脾胃,加重疰夏癥狀。
專家簡介:梁宏正 主任中醫師、教授
出身中醫世家,廣州中醫藥大學大專畢業,主任中醫師。現任肇慶市中醫院梁劍波學術研究中心主任,肇慶市疑難雜病醫療中心主任、學科帶頭人;廣東省中醫腎病醫療中心主任、廣州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廣東省名中醫”、肇慶市人民政府授予“肇慶市名中醫”。
從事醫、教、研工作30余年,學有專長,術有專攻。臨床經驗豐富,治療獨具特色。擅長治療中醫內科疑難雜病,如癲癇、哮喘、郁證、肝病、紅斑狼瘡、痛風癥、慢性腎炎、腫瘤、小兒夏季熱及男性專科多種疾病。
◇ 相關文章 ◇
青網 《中國中醫藥報》 《中國中醫藥報》 《羊城晚報》 《海峽都市報》 《當代健康報》 《東方今報》 《健康時報》 健康863網 《南方農村報》 《搜狐母嬰》 《大眾衛生報》 《健康報》 《實用中醫藥雜志》 《浙江中醫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