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咳嗽越治越重 警惕小兒肺炎
《大河健康報》
2012年11月20日
文章出處:http://newpaper.dahe.cn/dhjkb/html/2012-11/20/content_813360.htm?div=-1
醫學指導: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兒科主任醫師 趙坤;成淑鳳
咳嗽半月,吃感冒藥不見好,原來是小兒肺炎
半個月前,3歲的樂樂咳嗽、流清鼻涕,還有一些小低燒,媽媽想著他可能是晚上受涼感冒了,就給他吃了一些感冒藥和止咳糖漿,第二天燒就退了,可是咳嗽、流鼻涕還沒好,媽媽又堅持給他吃了十幾天的感冒藥和止咳藥。但止咳糖漿都喝了兩瓶了,樂樂的咳嗽卻越來越重,而且又開始發燒了。媽媽這才意識到樂樂這次的“感冒”和以往不一樣,吃的藥可能不對癥,就帶著樂樂到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兒科就診。
“孩子可能是肺炎。”當時坐診的該院兒科主任醫師趙坤,一聽到孩子那幾聲重重的咳嗽聲就給出了初步判斷,然后她用聽診器聽了聽孩子的肺部,肺部啰音(聽診呼吸音時,當空氣通過含有分泌物的氣管,或通過因痙攣、腫脹而變得狹窄的支氣管時,在呼吸音的基礎上,能聽到一種附加的呼吸雜音,這就是啰音)很重,更加證實了剛才的判斷。趙坤建議先給孩子拍個肺部片子,確診是不是肺炎。
“肺炎?孩子只是咳嗽嚴重,最近兩天才開始發燒,怎么會是肺炎呢?不是感冒嗎?怪不得我之前給孩子吃了那么多感冒藥也不見效。”樂樂的媽媽聽到診斷后很疑惑,肺炎的癥狀怎么和感冒那么像。
肺炎早期癥狀和感冒很相似,掌握五點,家長好區別
趙坤解釋說,小兒肺炎的早期癥狀常是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現,如發熱、鼻塞、流鼻涕、輕微咳嗽等,和感冒的癥狀很相似,家長很容易混淆。肺炎進一步發展,全身癥狀會加重,如體溫升高,用退燒藥效果不好,咳嗽加重,嚴重時會出現喘促、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
早期癥狀不明顯,孩子小又不會表達,家長怎樣才能及早發現孩子可能患了肺炎呢?專家指出,掌握以下幾點,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鑒別小兒肺炎和感冒:
1.測體溫。肺炎患兒大多數會發熱,一般發熱38℃以上,持續兩三天不退,用退熱藥也只能暫時退熱。感冒患兒也會發熱,但是多在38℃以下,而且持續時間比較短,用退熱藥效果比較明顯。
2.看咳嗽、呼吸是否困難。肺炎患兒大多數有咳嗽或喘等癥狀,而且程度較重,有痰不易咳出,氣急喘促。如果出現呼吸困難,如憋氣、兩側鼻翼一張一張的、口唇發紫,說明病情嚴重,一定不要拖延。感冒和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或喘一般較輕,不會引起呼吸困難。
3.看精神狀態。孩子感冒時,一般精神狀態比較好,能玩兒。肺炎患兒一般精神比較差,經常煩躁、哭鬧不安或者睡眠多、容易醒,夜里有呼吸困難加重的趨勢。
4.看飲食。孩子感冒時,一般可以正常吃飯,個別患兒吃飯量、吃奶量會減少。肺炎患兒食欲顯著下降,有的拒絕吃飯、吃奶,有的吃奶時或吃奶后嗆奶、嘔吐,還經常因為憋氣哭鬧。
5.數呼吸和觀察胸凹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控制規劃(ARI)方案規定:呼吸增快是肺炎的主要表現。呼吸急促(增快)指:2個月以下幼嬰,呼吸≥60次/分;2~12個月,呼吸≥50次/分;1~5歲,呼吸≥40次/分。嬰幼兒吸氣時,可見到胸壁下端明顯向內凹陷,醫學上稱之為胸凹陷。這是由于患肺炎時,孩子需要比平時更用力地吸氣,才能完成氣體交換。如果孩子既有呼吸增快的表現,又有明顯的胸凹陷,就可診斷為重度肺炎,必須住院治療。
冬季是小兒肺炎的高發季節,趙坤提醒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孩子發燒(無論是高燒還是低燒)、咳嗽,有的可能伴有胸痛、厭食等,治療2~3天體溫不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找醫生診斷,以免病情加重。
病毒、細菌、支原體等都可引發肺炎,接種肺炎疫苗并不能完全杜絕疾病
前幾天,記者在小區里碰到一位媽媽,她說一個月前剛給孩子注射了肺炎疫苗,可孩子最近還是患上了肺炎。
其實,肺炎疫苗針對的主要是肺炎鏈球菌引起的肺炎。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在亞太地區,約一半嚴重的兒童肺炎是由肺炎鏈球菌引起的,因此,接種肺炎疫苗很重要。然而,除了肺炎鏈球菌以外,可以引起肺炎的病原體很多,如病毒、細菌、支原體等,特別是最近幾年,門診上、病房里很多患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肺炎,加之通過呼吸道傳播,傳染性強,所以,接種肺炎疫苗也不能完全杜絕疾病。
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兒科主任醫師成淑鳳提醒家長,預防小兒肺炎,首先,要讓孩子多曬太陽,增強小兒體質,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進行戶外活動,合理膳食。其次,要注意天氣冷暖變化、季節交替或氣溫驟變,及時給孩子增減衣物,家里經常開窗通風換氣,盡量別帶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此外,患有肺炎的小孩,家長應自行隔離,不要再往幼兒園送了,以免傳染給其他孩子或導致交叉感染。
◇ 相關文章 ◇
《河北青年報》 《大河健康報》 《大眾衛生報》 《東亞經貿新聞》 《為了孩子》 《都市快報》 《都市快報》 《大河健康報》 《大河健康報》 《大河健康報》 《大河健康報》 《大河健康報》 山東網絡臺 《法制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