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耐藥性比孩子長得更快
《揚州晚報》
2010年10月31日
育兒教育與服務 小兒推拿領導品牌
文章出處:http://www.yznews.com.cn/news/2010-10/31/content_3415980.htm
專家指導: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藥劑科副主任 孫安修
90%的感冒不需用抗生素
“20年前的時候,抗生素的供應還是非常緊張的。”孫安修是揚州市一院藥劑科副主任,20年來一直從事用藥安全研究,他主編的《用藥糾紛典型案例評析》,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在該領域也有較大影響力。他介紹說,像青霉素、紅霉素這些非常價廉物美的東西,在當時確實是很緊俏的。“有的單位每天只能供應多少支,后來醫藥產業迅猛發展,開始變得供大于求,醫生也放開了用。”
阿莫西林,售價6.2元;頭孢拉定,售價12.8元……如今,抗生素就是因為品種多,大部分的價格還是比較低廉的,一盒也就是幾塊錢。比如有些出廠價只有二三元錢,“青菜一斤也幾塊錢呢,現在的抗生素實際就跟蘿卜、青菜差不多了。”
記者在走訪醫院過程中,發現不少感冒、發燒、咳嗽的病人,最后都拿到了抗生素類藥品。“抗生素用多了以后,就產生耐藥性了。比如說感冒,現在90%的感冒都要用抗生素,而從世界衛生界權威的觀點來看,90%的感冒是不需要用抗生素的。”孫安修解釋說,這主要是由于90%的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而用抗生素根本就是不對癥的,“抗生素只對細菌有效,對病毒是無效的。90%都是病毒性感冒,也就是10%的感冒需要用抗生素,而現狀是90%的感冒都在用抗生素——那這不就是濫用嘛。”
“抗生素使用率高,或者叫濫用,根本原因是醫務人員的責任——只有醫生給病人開抗生素,病人才會吃這類藥。”孫安修認為,“但這也是醫生多少年下來形成的一個習慣,是慢慢演變過來的。”
耐藥性比小孩長得更快
在醫院,一位給孩子看感冒的市民正在咨詢醫生。
市民:掛水是不是好得更快一點?醫生:吃點藥就可以了。市民:那不是要很長時間才能好?
據該市民介紹,自己近40歲才有了孩子,因此對孩子也是十分寵愛,“一生病就是到醫院,要求醫生掛水。”
讓人憂心的是,現在不少醫院都存在一個不好的現象,“比如從經驗治療來說,病源不清、診斷不明確的時候,像發燒、疼痛等都有可能是細菌感染,不少醫生就先給你用上抗生素,目的是為了增加一層保障系數。”
孫安修介紹說,“在醫生‘先用了再說’這種理念下,病人也在潛移默化中被灌輸了這樣的理念:“感冒、發燒了,就用抗生素。”而在如今,不少家長習慣使用抗生素,子女們也同樣受到波及。“現在的小孩用抗生素,有一部分已經是父母的因素了。”孫安修介紹說,類似的例子確實不少。孩子上幼兒園或者小學后,一旦生病,家長總是希望讓孩子快點康復,“那就是多用一點藥,哪怕是可用可不用的一些抗生素,反正都用上去,不就是多花一點錢嘛。”
不少市民還記得,10多年前,有一種比小拇指還細的瓶子裝的青霉素。打掉玻璃頭,然后抽取注射。不過孫安修表示,如今那樣的小瓶早已不再生產,“那個量太小了,如果放在現在,一次有時要用幾十支,以前產的都是80萬單位一支的針劑,現在都是160萬單位一支,甚至480萬單位一支的了。”
抗生素越來越“不管用”,只好繼續用更“先進”的抗生素,而在孩子身上濫用的后果,“小孩在成長,病菌耐藥性比小孩成長得更快。”孫安修認為這句話一點都不過分。
抗生素用得越來越多,劑量也越來越大。除了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外,一個重要的后果就是病菌更加耐藥。孫安修表示,自己剛工作時,新生兒不怎么打抗生素,后來開始防止新生兒肺炎、羊水感染等,打40萬單位的青霉素,再到后來80萬,“現在小孩一出生就要打160萬單位的青霉素,這還是最低劑量的。”
◇ 相關文章 ◇
《青島早報》 《新京報》 《新華每日電訊》 《中國日報》 《北京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