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http://baby.sina.com.cn/health/2004-05-21/47_58293.shtml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素梅
一、推法
推法在小兒疾病中應用廣泛,其手法就是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面沿一個方向運動,應用中可根據不同需要采用“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
* 直推法
是以拇指撓(ráo)側或指面或食、中指指面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直推法應用相當普遍,凡“線”性穴位以及面狀穴位都可運用直推法,具有舒筋活絡除病的功效。
* 分推法
用兩手拇指指面或撓側或食指指面自穴位向兩旁推動,其軌跡成“← •→”或“↙ ↘”,稱“分推法”。分推法多用于小兒發熱,腹痛,便秘等實癥熱癥。
* 旋推法
以拇指指面在穴位上做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旋轉手法。旋推是小兒推拿的特有手法,是補氣補血的重要手法,多用在小兒厭食、腹脹等病癥。
愛心提示:
1、推拿時上肢要放松,直推時拇指或食指和中指指間各關節要自然伸直。不要有意屈曲,尤其指下要實而不浮不滯,用力要均勻一致。旋推時拇指接觸面要緊貼穴位,不要左右偏頗。
2、推拿頻率一般為100次/分左右。
3、推拿時一般要使用滑石粉或爽身粉等介質,以防推拿時皮膚破損。尤其在夏季,小兒哭鬧皮膚有汗時更應注意手法的輕重緩急。
二、拿法
用拇指與食、中指相對捏住某一部位或穴位,相對用力提捏或用拇指與其余四指相對捏而上提。拿法多用于外感風寒或風熱,頭痛、發熱、無汗、肌肉酸痛等均可采用拿法。可祛邪外出、活血止痛,小兒腹脹、腹痛、夜啼均可用拿法治之。
愛心提示:
1、操作時肩臂要放松,提起時不要擺動,捏而提起應自然。
2、使用拿法時要根據病情酌情使用力度,病情較輕者可用輕拿,病情較重者多采用重拿。
3、注意修甲,不要損傷寶寶皮膚,一般頻率為50次/分即可。
三、按法
以拇指、中指指端或指面或手掌,在選定的穴位或部位上用力向下掀壓稱為“按法”。按法應用范圍相當廣泛,可用來止痛、活血、散絡。凡可以針刺的部位,均可用按法代替。指按時接觸部位面積小,作用力度要比掌按為強,能通經活絡;掌按法接觸面積大,力度較強,適用于止痛、溫經散寒,如小兒蛔蟲癥引起的腹痛、嘔吐多用掌按法。
愛心提示:
1.按法方向朝上為升,朝下為降,應用時小兒脾胃虛弱多用升法,積滯多用降法。
2.按壓時,肩、肘均應放松,蓄力于掌或指,逐漸用力,向下掀壓,不能突然或過于用力。
四、摩法
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指面或掌面緊貼穴位上,以腕關節連同前臂做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的環形按摩移動,稱“摩法”。以指面著力稱指摩法,以掌面著力稱掌摩法,這種摩法較為輕柔,最易為兒童所接受,也是最常運用的手法之一,具有理氣活血、健脾溫中、消積導滯及消腫止痛的作用;掌摩法適用于胸腹脅肋等部位,摩時宜速度緩慢,對脾胃疾病最為有效;指摩法多用于患兒頭面等部位,摩時速度稍快,能起到安神、鎮靜或升提氣機的功效。
愛心提示:
1、采用摩法時,指掌著力部分要隨腕關節運動而旋轉,動作要協調。
2、摩法的要領是“皮動肉不動”,摩時頻率為120次/分為宜。
五、揉法
以中指或拇指指端,或掌根或大、小魚際定于穴位,以腕關節和掌指關節的屈伸旋轉為主動,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的旋轉叫“揉法”。揉法可以起到和氣血、疏筋絡、消腫止痛、祛風散熱及理氣消積的功能。因揉法比較和緩,舒適,寶寶最易接受。通常,順時針揉為補,逆時針揉為瀉。
愛心提示:
1、揉法的特點是“肉動皮不動”。因此,用力宜重些,要帶動深層組織運動,但不要在皮膚上摩擦。
2、揉時力度適中,頻率為150次/分為宜。
六、掐法
拇指垂直用力,或用指甲垂直切入穴位或皮膚,稱“掐法”。掐法屬強刺激手法,有痛感,常引起患兒啼哭,一般用于高熱抽風,雙眼上翻。具有發汗、退燒、止抽作用,也可用于胃痛、腹痛、呃逆、夜啼等病癥。
愛心提示:
1、該手法非急救重癥,一般不采用。
2、用拇指指甲垂直向下切入皮膚,動作要快、狠、準,但時間不能過長,同時不能掐破皮膚。
七、捏法
用雙手中指、無名指和小拇指握成半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對準食指的前半段,然后頂住皮膚;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雙手交替捻動向前法或俗稱“捏脊”。捏脊能夠促進小兒生長發育,如消食、止瀉、健脾胃等,成人也可經常采用。
愛心提示:
1、捏脊時提拿皮膚很重要,提拿過多則手法不易捻動向前;提拿過少,則易滑脫不前。
2、操作時動作一定要流暢,不可間斷,一般由下至上。
3、操作時可捏3下,提拿1下,一般操作4遍即可。
專家簡介: 王素梅 兒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1977年畢業于上海醫科大學醫學系,現為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主任,兒科主任醫師兼教授、博士生導師。20余年來一直從事中西醫結合兒科醫療、教學及科研等工作,在中西醫結合治療兒科疾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參加國家"七五”攻關課題的臨床研究,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擔任全國高等中醫教育學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中西醫結合會會員等職務,曾在國家級專業刊物發表論文20余篇,擔任兩部兒科專著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