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9-05/09/content_561910.htm
醫學指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莊禮興
孩子厭食怎么辦?專家認為,首先要弄清原因,其實小兒不同程度的厭食大多不是由于疾病引起,而是由于家長缺乏喂養知識、不良的飲食習慣、不好的進食環境及心理因素等原因造成的。若不及時干預,時間長了就會引起營養不良、形體消瘦、面色萎黃等癥狀,中醫稱之為“疳積”,嚴重者可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專家建議,對于有疳積癥的孩子,可內養外調多管齊下,除了改善其喂養的外部環境、適當采用藥膳調理脾胃外,還可試試中醫傳統的“扎四縫”或捏脊療法來促進其消化功能。
專家釋疑:蛔蟲病不等同于疳積
“民間經常將驅蛔蟲跟‘挑疳積’混為一談,其實這是兩個不能等同的概念。”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主任莊禮興教授指出,丫丫不是肚里長蛔蟲,而是患了疳積癥。
莊禮興解釋說,中醫所講的疳積主要是由于過食肥甘厚膩的東西傷害到了腸胃,久而久之形成積滯,造成營養吸收障礙,進而影響到正常生長發育。這種情況一般通過傳統的“扎四縫”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而孩子肚子里長蛔蟲,也會出現干瘦、乏力等類似疳積的營養不良癥狀,“他提醒說,若確診孩子肚子里長蛔蟲,還是通過吃藥打蟲更可靠。
專家支招:試試扎四縫和捏脊
莊主任告訴記者,以前疳積的小孩多皮膚干癟、四肢瘦小,有不少非但不厭食,反而是胃口很大,每餐吃很多,肚子鼓鼓的,但常拉肚子,F在生活條件好了,上述的癥狀已較少見,而過食高蛋白、高糖等食品使孩子營養失調,進而出現兩眼無神、面色發黃、乏力少動的癥狀卻更多見了。這類孩子肝常有余而脾常不足、肝旺克脾、煩躁易怒、睡眠不寧或有動作異常,在治療上應以消積健脾疏肝為主。除了通過藥食治療,利用傳統的扎四縫和捏脊療法效果也不錯。
扎四縫 最好到正規醫院
據莊主任介紹,扎四縫是分別扎食指、中指、無名指及小指接近掌心的指關節中點共8個“四縫穴”,因這四個穴位上分別有不同的經絡通過,這些經絡又與五臟六腑相接,適當地刺激它們,不僅能治疳積,還可起到調整其他臟腑功能,治療小兒多動、遺尿等多種作用。如:
食指:有大腸經經過,這一經絡與消化功能有關,扎該穴對治疳積幫助最大。
中指:有心包經經過,扎該穴可瀉“心火”,助治煩躁哭鬧、睡眠不寧等熱癥。
無名指:有少陽三焦經經過,與肝、膽關系密切,扎該穴可降肝火,治療孩子因肝火旺引起的多動癥。
小指:有心經和小腸經經過,與心、腎、子宮、睪丸等器官聯系密切,扎該穴可治遺尿。
莊主任指出,有疳積癥時,扎完食指四縫穴擠出來的是黃色的黏液,嚴重的甚至可擠出有油珠的黏液,正是這些脂肪的沉積堵塞了經絡,影響到脾胃功能的正常發揮。
現代醫學研究也發現,通過扎四縫,能使孩子的唾液淀粉酶分泌增加,而且腸中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的分泌也相應增加,正是這些消化酶的增加,有助于小兒消化功能的改善,從而促進胃腸的消化吸收功能。
注意事項:
1、莊主任提醒說,扎四縫消毒要嚴格,對取穴和進針的深淺也有一定的要求,最好不要在家里或資質不良的診所扎,以免出意外。以往就曾出現過不懂操作要領的黑診所用針給孩子使勁“挑”,把手指的肌纖維挑斷了。其實用針扎就有刺激效果,根本無需盲目挑。
2、擠出黃色黏液后,最好隔一周扎一次,一般一個療程連扎3次。
3、扎完手指不能馬上碰水,并注意保潔,以免引起針口感染。
4、有發燒癥狀或是平素體弱易暈針的小兒不宜進行這種治療。
5、接受治療后不要吃鵝、鴨、芋、筍及海鮮等發物,以防感染。
“扎手指”治好孩子厭食癥
兩歲半的丫丫開春后胃口一直不好,剛開始媽媽以為春天氣候多變,過陣子就沒事了。沒想到兩個多月內,孩子足足掉了七八斤肉。奶奶看著原來的小胖墩都快瘦成干干癟癟的“小竹竿”,經常追著她喂不下一口飯,心里直著急。瘦也還罷了,孩子明顯沒精神,也不如以前活潑好動。在醫院營養科,醫生說孩子營養吸收有障礙,但吃了些藥仍不見好轉。奶奶覺得丫丫肚子里可能長蛔蟲,她想起中醫院有“挑疳積”的,就把孩子帶過去試試。
中醫師用一根細細的針頭在丫丫雙手指關節中點8個被稱作“四縫穴”的點上扎了幾下,擠出不少黃水和小血珠,看得媽媽和奶奶直心疼,但隨后一個星期,丫丫的胃口果然好些了。兩個星期后又去扎了一次手指,擠出的黃水很少,醫生說疳積癥狀已不明顯,不用再扎了。媽媽心里嘀咕:扎了手指也沒見打下蛔蟲,真能有用么?她將信將疑。但一個月來孩子吃飯香,體重增加了,臉色也逐漸紅潤了。
捏脊:自己在家就能操作
莊主任稱,捏脊是我國傳統醫學中另一種古老而實用的療法。人體背部的正中為督脈,督脈兩側為足太陽膀胱經,這兩條經脈是人體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線。捏脊療法就是通過疏通這兩條經脈來達到調整臟腑功能、扶正祛邪的目的,臨床上也常用來治療小兒疳積、消化不良、嘔吐、便秘、咳喘等癥。這種療法有簡便易行,痛苦小,見效快,且易學易懂易操作,有心的家長學會后,在家里就可常給寶寶做。
首先讓寶寶俯臥或側臥在床上,背部保持平正,肌肉盡量放松;家長站在寶寶身體一側,雙手食指半屈,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狀。用食指中節靠近拇指側面的地方抵住寶寶椎骨,雙手大拇指與向上捏起寶寶背部正中脊椎兩側的皮膚交替自下向上捻動,一直推到頸后與肩平的大椎穴,一次捏五六遍。一般每天捏一次,7--10天為一個療程。
在捏背脊的過程中,還可適當用力拎起孩子的肌膚,稱為“提法”,每捏3--5次提一下,可增加對相應穴位的刺激量。提和捏的力度應以孩子皮膚微紅為宜,不可過度。
注意事項:
1、此法適用于半歲至六七歲左右的嬰幼兒,因為年齡過小的寶寶皮膚嬌嫩,力度掌握不好易損皮膚,而年齡太大的孩子則背肌厚,提捏難到位,療效不佳。
2、一般在早上起床前或晚上臨睡前進行效果較好,或是在飯后兩小時后再進行,每次捏的時間不宜長,3--5分鐘即可。
3、室內溫度要適中,捏脊者要先修整指甲,且手要夠暖,手法要輕快,用力和速度要均勻。
4、背脊皮膚有破損,或者患有癤腫、皮膚病及高燒時要暫停,有心臟病或有出血傾向的小兒不宜。
專家介紹:莊禮興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出處:http://online.gztcm.com.cn/online/InfoPage/DoctorIntro.aspx?id=74f2588b-a91e-4dfe-b810-e53e72f3d737
1983年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本科醫療系;1987年攻讀于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專業研究生,1990年畢業并獲得針灸學碩士學位。
現任中國針灸學會臨床分會委員;廣東省中醫研究促進會副理事長;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教授;針灸治療學教研室主任;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主任醫師,科主任。
長期從事針灸學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從醫二十余載,臨床經驗豐富,擅長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及各種痛證,尤其對如慢性疲勞綜合征、頸椎病、腰椎病、癲癇、帕金森病、中風后遺癥及急慢性腦血管疾病有較深的造詣,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