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優生優育 別讓腦癱傷害他
四川新聞網
2009年12月10日
育兒教育與服務 小兒推拿領導品牌
文章出處:http://health.newssc.org/system/2009/12/10/012476038.shtml
醫學指導: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童康復中心主任 董小麗
小薇是個可愛的孩子,可是都三歲的她還不能走路,不能口齒清晰的喊爸爸媽媽。這可急壞了一家人。到醫院檢查后醫生診斷為小兒腦癱。這是一個什么疾病呢?它對孩子的危害在什么地方呢?為了弄清這些問題,我們采訪了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童康復中心董小麗主任。
腦癱的常見原因
董主任告訴記者,所謂小兒腦癱是指因出生前或出生后多種原因導致的小兒運動發育障礙,可以伴有智力、語言障礙、視聽覺障礙、癲癇、行為異常等。導致腦癱常見的原因有早產、未成熟兒、多胎、宮內缺氧過期產、巨大兒、新生兒窒息、新生兒黃疸、低血糖癥、異常分娩、樞神經系統疾病、新生兒痙攣新生兒、腦血管障礙等。而在我國,小兒腦癱最常見的原因是窒息、早產、核黃疸。
小兒腦癱在各年齡段的表現
當母親在懷孕期間有過先兆流產、孕早期有感冒病史,接觸過一些化學物品或射線,有過缺氧史,膽瘀表現等;出生時小兒有缺氧、新生兒期缺血缺氧性腦病、顱內出血等病史,在此后的發育中要特別注意觀察。定期進行兒保,了解孩子的運動發育是否與孩子年齡相符。
患腦癱的孩子與正常孩子相比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比如出生后哺乳時不會吸吮、吸吮無力或拒乳,或表現為吸吮后疲勞無力,因而小兒多發生營養不良,體重不增加或增加緩慢。哭聲微弱:小兒出生后十分安靜,哭聲微弱或持續哭鬧。小兒出生后不動,整個身體呈無力狀態。全身松軟,肌肉松弛。或是全身發硬,肌張力增強,好打挺,經常從襁褓中竄出去,頭背屈呈對稱性,有時頭偏向一側,雙下肢硬性伸展。
而在孩子稍微大些,也就是1到3個月左右的時候,則出現小兒雙手拇指內收,手緊握拳或上肢內收、內旋。不注意看人,不凝視。而正常的孩子在這個時候已經能很認真的看著周圍的事物,尤其是在旁邊有人逗弄的時,還能發出咯咯的笑聲。同時頸不能豎直,頭左右搖動。俯臥位不能抬頭。而正常小孩在40天左右已經能抬頭了。肌張力低下,全身發硬,軀干硬性伸展或全身發軟,非對稱性姿勢。
如果在較小的時候家長沒有發現異常情況或是小孩表現不明顯,那到了4、5個月的時候,患腦癱的孩子會出現目光不追著大人走,不注意看人,眼球轉動不靈活。表情呆板,逗時無反應。還不會翻身,俯臥位抬頭小于90°。身體逐漸變硬,有輕度角弓反張或下肢交叉。坐位呈全前傾或后傾。手不靈活,不伸手抓物或用一只手抓物。
當小兒到了6、7個月的時候,則會出現沒有手、口、眼協調的姿勢。手抓物很快松開。頭背屈,肩后伸,下肢有交叉表現。肌張力增強,上肢有時內旋,手握拳。原始反射殘存等表現。
如果小孩在發育過程中出現了上述異常表現。家長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康復治療。
中醫眼中的腦癱
董主任說,對腦癱這個疾病,除了醫學上公認的原因外,中醫認為它屬于中醫學中“五遲”、“五軟”、“五硬”的范疇。其基本表現是運動功能障礙,運動功能障礙表現為多種多樣,立遲、行遲、發遲、齒遲、語遲,屬中醫“五遲”;頭軟無力,不能豎頭,手無力,不能握拳,下肢痿弱,口唇軟無力,不能咬咀,皮膚松緩,肌肉軟不長,屬中醫“五軟”;其癥狀為頭項硬,手硬,足硬、口硬,肌肉硬,稱為“五硬”。
表現為兩肢內收后旋,肘、腕、指間關節屈曲,雙下肢伸直交叉,尖足、“剪刀樣”姿勢。
這是由于小兒在宮內發育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造成的先天不足、肝腎虧損,精髓不足,最終出現“骨軟”癥狀;由于先天的不足,導致后天脾胃虧虛,氣血生化乏源,后天失養,肌肉萎縮或皮膚松弛;或出生后肝血腎精不足,筋骨失養而痿弱;最終腦失所養,形成腦癱。
腦癱的診斷標準
那么小兒腦癱該怎樣診斷呢?是不是只要有上述癥狀的小孩都可以按照腦癱來診斷呢?董主任說,不是這樣的,任何疾病都有它的診斷標準,小兒腦癱的診斷標準是:
1)有圍產期腦損傷的高危因素:如新生兒窒息,高膽紅素血癥,低體重兒,早產兒,多胎,有新生兒呼吸困難,驚厥等。
2)運動發育遲緩:腦性癱瘓存在程度不等運動發育遲緩。輕者大運動發育尚可,但有精細運動發育障礙者需要注意。
3)姿勢異常:姿勢分靜止時與活動時兩種。靜止時姿勢異常如緊張性頸反射姿勢、四肢強直姿勢、角弓反張姿勢、偏癱姿勢等。活動時姿勢異常在肌張力低下型、共濟失調型與痙攣型最為常見,如舞蹈樣手足徐動及扭轉痙攣、痙攣性偏癱步態、痙攣性截癱步態、小腦共濟失調步態等。
4)反射異常:反射異常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某月齡該消失的反射繼續存在,一是反射異常。
5)肌張力異常:腦性癱瘓患兒所見到的肌張力異常有肌張力低下、肌張力亢進、肌強直及肌張力不協調。
6)輔助檢查:頭部CT掃描 、頭部MRI檢查、 腦電圖檢查、肌電圖檢查等。
對于腦癱的治療是越早小孩恢復的越好,因為腦組織在一歲以內尚未發育成熟,還處在迅速生長階段,而腦癱造成的腦損傷也處于初級階段,異常姿勢和運動還未固定化,所以這一時期的可塑性大,代償恢復能力強,在這一時期治療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家長一旦發現小孩有不同于同年齡段的孩子的表現,應及早帶到醫院早診斷早治療。而所謂的腦癱早期診斷一般是指對出生后0-6個月或0-9個月間腦癱的診斷,其中0-3個月間的診斷又稱超早期診斷。
腦癱的治療:綜合治療
腦癱的治療是一個綜合的過程,現代醫學有很多康復治療方法,傳統醫學也對腦癱有著有效的治療手段。將運動功能訓練、語言康復訓練、智力開發訓練、結合中醫的推拿、按摩、針灸,物理因子治療、水療、藥物治療等。腦癱治療的有效率在95%以上。
在家里對腦癱孩子的訓練一定要堅持,最好每天能有專人對孩子進行一定時間的訓練。開始讓孩子認識各種物品、認識家庭成員、認識自己的身體五官等,然后教會孩子模仿各種動作,慢慢孩子才會有語言的表達。可以讓孩子多聽、家長要和孩子多交流。
行為的訓練最好能先到正規的康復機構做一個運動功能評估,根據孩子的發育情況制定一個康復計劃,在專業康復人員的指導下堅持家庭康復訓練,定期到醫院隨訪。
千萬別讓那種腦癱不能治或者認為小孩發育遲、只要長大就自然會好的觀點所迷惑,貽誤了孩子的最佳治療時間。因為如果腦癱治療不及時或是沒有治療的話。帶給小孩的傷害是巨大的。生活不能自理或是永久的殘疾,生理心理都受到傷害,也給給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董主任還說了,在此還要特別提醒一些家長長不要盲目相信保健品的神奇效果,也不要因為著急,帶著孩子到處求醫,總希望能有簡單的方法能一下就解決孩子的問題,目前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讓孩子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就恢復到正常水平,而且每個腦癱孩子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不要輕信什么祖傳的特效治療方法。
孕期保健 預防腦癱兒的誕生
面對腦癱,或許有人開始害怕了,不敢懷孕生子了。董主任說,其實,腦癱不是不能預防的,預防腦癱,母親在懷孕前就開始服用葉酸,孕期注意營養均衡,孕母規律的作息,避免接觸放射線、有毒化學物品,不過多使用電腦。定期做好孕前檢查。
對出生有窒息、產傷,或新生兒期患缺血缺氧性腦病、顱內出血、黃疸的小兒要進行早期干預訓練,對早產兒、多胎妊娠的小兒也可早期做一些撫觸、嬰兒被動體操、游泳等,可以避免或減輕腦癱。
小貼士
最后,專家提醒各位家長:一旦確診是腦癱,家長要調整好心態,面對現實。用科學的態度積極地抓緊時間給孩子進行康復治療;對孩子要有耐心,有愛心,樹立起康復的信心;對孩子不要保護過度,鼓勵參加游戲和活動,讓孩子多到戶外活動,不憐憫、不放棄。
專家簡介:董小麗 副主任醫師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康復中心主任。1998年開始從事小兒腦癱康復工作,參加過全國小兒腦癱康復培訓班、全國聽力語言康復培訓班學習,曾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進修小兒腦癱康復。
擅長于小兒腦癱的早期診斷、高危兒的早期干預、早期智力開發訓練等。
◇ 相關文章 ◇
《新民晚報》 《中醫研究》 《大河健康報》 《新快報》 小兒推拿網 《甘肅日報》 小兒推拿網 《康復.健康家庭》 《上海科技報》 中國網絡電視臺 《南湖晚報》 《南湖晚報》 廣西新聞網 《哈爾濱日報》 哈爾濱市衛生局 《南湖晚報》 《揚子晚報》 《江南晚報》 中國江蘇網 新疆兵團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