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傷害遠大于享受
《生命時報》
2011年08月19日
育兒教育與服務 小兒推拿領導品牌
文章出處:http://paper.people.com.cn/smsb/html/2011-08/19/content_900515.htm?div=-1
喝下1小時內,瞳孔擴張、血壓升高、老想排尿、帶走鈣質……
可樂——這種褐色的甜味碳酸飲料一直在風靡全球。但是,近年來,營養界很多專家都對這種“時尚”憂心忡忡,認為其給身體的傷害遠多于享受,像是種“甜蜜的毒藥”。實際上它的配方一點都不神秘,就是一種磷酸、糖、咖啡因、色素等人工食品添加劑組成的混合物。喝下一杯可樂,你的體內會有怎樣的變化,又會對健康產生什么影響?本期《生命時報》邀請國內外多位專家為你詳細解讀。
喝可樂60分鐘身體逐漸受傷
1993年,由美國出版的暢銷圖書《上帝、國家和可口可樂》首次披露了可口可樂的原始配方。其作者韋德·梅勒迪斯在著作中描述了一項由美國糖尿病協會支持的研究——喝可樂時,你的身體會發生什么?
前10分鐘:10茶匙的糖已經進入了你的體內。這相當于每日推薦的糖的攝入量。
20分鐘內:你的血糖達到峰值,影響了胰島素正常分泌。隨之肝臟會把能夠獲取任何糖分轉化為脂肪。
40分鐘:咖啡因完全被身體吸收,你的瞳孔擴張、血壓上升,肝臟會把更多的糖釋放到血液。
45分鐘:大腦中的快樂中心多巴胺,受到刺激分泌增多。這會讓你精神百倍、情緒高漲,這個生理過程跟攝入海洛因類似。
在短短的60分鐘內:從可樂中攝取的磷酸就會和腸道中的鈣、鎂、鋅等結合,降低其吸收率,同時也加速了體內的新陳代謝。這加劇了體內糖和人造甜味劑的增加,也導致體內的鈣隨尿液流失。
60分鐘后:在咖啡因的作用下,你會非常想小便,這導致你體內的鈣、鎂、鋅、鈉等無機鹽和水分流失。
主要成分都會影響健康
可見在身體“消化”可樂的這1小時里,對身體的傷害之大。這些傷害,主要是由于其所含的主要成分造成的:
二氧化碳過多影響消化。北京朝陽醫院營養師宋新告訴記者,可樂清爽、刺激的口感來源于其含有的二氧化碳。雖然二氧化碳能通過蒸發帶走體內熱量,起到給人體降溫的作用,不過,攝入太多對腸胃是沒有好處,而且還會讓人脹氣、影響消化。特別是少年兒童,如果一下喝太多,可樂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很容易引起腹脹,影響食欲,甚至造成腸胃功能紊亂。
大量糖分導致肥胖、牙齒受損。英國醫學雜志《柳葉刀》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每個孩子平均每天喝1聽飲料,體重超重幾率增加60%。英國伯明翰大學的彼得·洛克博士認為喝常碳酸飲料還是腐蝕青少年牙齒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喝碳酸飲料會令12歲青少年齒質腐損的幾率增加59%,令14歲青少年齒質腐損的幾率增加220%。
磷酸讓骨頭“變軟”,誘發骨折和骨質疏松。乍一聽或許覺得“磷酸”這個名詞很陌生,但仔細觀察可樂的營養成分表,一定不難找到它的蹤跡。可能很少人會確切知道磷酸對骨骼健康的影響。
美國哈佛醫學院副教授格萊斯·威斯哈克介紹,可樂中含有的磷酸物質很有可能使骨質“變軟”。威斯哈克這項研究是在對波士頓高中學校的460名9年級和10年級在校女學生調查之后得出的研究還表明,喝碳酸飲料的女孩骨折的危險要比同齡女孩高3倍,而喝可樂的女孩骨折的危險更是要高5倍。
美國波士頓塔夫茨大學的流行病學和膳食評估計劃主任凱瑟琳·塔克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曾做過一項涉及2500人的研究,發現經常喝可樂的女性患骨質疏松癥的風險會大大增加,無關她們的年齡以及每天鈣的攝入量。這是因為,人體對各種元素都是有要求的,所以,大量磷酸的攝入就會影響鈣的吸收,引起鈣、磷比例失調。對于青少年來說,還會造成其骨骼發育緩慢,從而影響其生長發育。
咖啡因刺激中樞神經。可樂中含有的咖啡因是種興奮劑,主要對人的神經中樞系統產生作用,不僅會刺激心肌收縮,使心跳加速,還會刺激胃黏膜,讓人出現惡心、嘔吐、眩暈等癥狀。如過多攝入咖啡因,可導致頭疼、頭暈、煩躁不安、呼吸急促,以及維生素缺乏等癥狀,老人、孕婦、兒童尤其需要注意。此外,美國營養學家斯蒂恩·布洛克博士研究發現,咖啡因與生育之間存在關聯:經常喝含咖啡因的碳酸飲料,會是女性每月的受孕幾率減少50%。
三招戒掉“可樂癮”
如果你正對可樂等碳酸飲料非常上癮,不妨試試美國營養學家提供的這個戒除“可樂癮”的方法。
1、在家時,把冰箱里的碳酸飲料全部換掉,用堿性的蘇打水或者礦泉水代替。堿性的蘇打水也能給你“帶氣兒”飲料的口感,但不含糖、咖啡因等。把一瓶礦泉水隨身帶著,即使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房間也要隨身攜帶。
2、在單位或學校,一個綠茶或者水果茶的茶包,想喝“有味兒”的水時,不妨拿出來泡上。這種既可口,又無糖無熱量,沒有人工添加成分的飲品能緩解對碳酸飲料的相思之苦。
3、實在想喝甜味碳酸飲料時,不妨吃個水果或者一兩塊餅干,水果除了能給身體補水,還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餅干則可給身體提供能量。
◇ 相關文章 ◇
《大河健康報》 《東方今報》 《江南時報》 《京華時報》 《南方農村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