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四縫穴輔助治療小兒厭食
《新民晚報》
2003年4月17日
育兒教育與服務 小兒推拿領導品牌
文章出處:http://www.stcsm.gov.cn/Detail/Detail.aspx?tbno=202&id=45653
上海市靜安區中心醫院董氏中醫兒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 倪菊秀
臨床上厭食癥多見于1歲以上的孩子,因為這時的孩子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一日三餐”,這時也是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起居習慣的關鍵時刻。對于厭食、疳積等疾病除了一般的應用維生素、氨基酸以及調理脾胃的中草藥等中西藥物外,不少臨床醫師還運用外治法增強療效,主要有針灸、推拿、敷臍、刀割魚際等方法。目前用得較多的是“針刺四縫穴”。
四縫穴位于除大拇指外的雙手手指掌面,第一與第二節橫紋中央,用三棱針深刺,擠出黃白色黏液即可。根據患兒年齡及病程,一般一周刺一到兩次,整個療程兩至四次。如患兒病情較嚴重,可以適當延長療程。同時,刺出黏液的色澤、質地還具有診斷和預后的意義。
當然,針刺的療程需要根據患兒的年齡大小、病程長短、病情深淺進行適當調整.一般來說患兒年齡越小,病程就越短,針刺的次數就越少,有的患兒1至2次即可。而一些年齡較大的孩子或已有不同程度營養不良的患兒,要針刺2至4個療程。而1歲以內的幼兒如果只是納呆,主要適當調整飲食結構與習慣,最多針刺一次后再服用些開胃口的藥物就能見效。
四縫穴屬于經外奇穴,與三焦、命門、肝和小腸有內在聯系,針刺后有調理三焦脾胃、理脾生精、消食化積的功效。不過我們認為,針刺四縫穴是一種輔助治療手段,要根據患兒病情加以慎重選擇,不能胃口不好的孩子均給予針刺四縫穴,也不能把針刺四縫穴作為唯一的治療方法,那樣會增加患兒不必要的痛苦,或延誤其他疾病的治療,因為胃口不佳還可能是感冒、情緒等多種因素引起,并非針刺均有效果。
我們在臨床中,常采用適當針刺方法,再合理選擇藥物,既減少了患兒的痛苦,又收到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專家簡介:倪菊秀 副教授、副主任醫師
靜安區中心醫院董氏中醫兒科主任,董氏兒科傳人,靜安區第一、二屆優秀中青年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兒科分會理事,上海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顧問,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中醫藥大學兼職副教授。
董氏中醫兒科特色:1、中醫中藥配合針刺治療小兒厭食、疳積等; 2、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哮喘與綜合療法;3、小兒發熱(病毒感染高熱);4、小兒腹瀉、消化不良;5、嬰兒肝炎綜合征(巨細胞病毒感染)。
◇ 相關文章 ◇
《南國都市報》 《南方都市報》 興安縣衛計局 《大眾衛生報》 《南方都市報》 《為了孩子》 《羊城晚報》 《健康時報》 《生命時報》 《大眾衛生報》 東方衛視 小兒按摩網(小兒推拿網) 《羊城晚報》 《北京科技報》 《衛生與生活》 《中國中醫藥報》 《楚天金報》 《溫州晚報》 《北京科技報》 《溫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