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疝氣不可掉以輕心
《時代商報》
2007年1月15日
文章出處:http://www.ln.xinhuanet.com/xwzx/2007-01/15/content_9045162.htm
醫學指導:沈陽市兒童醫院外科主任、主任醫師 周福金
近日,記者走訪了沈城各醫院小兒外科發現,疝氣作為小兒一種常見疾病,由于部分家長對此病不夠重視,導致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留給孩子終身的遺憾。
疝氣又名“小腸氣”,發病以兒童和老年人多見。一般由咳嗽、便秘、生氣、重體力勞動、排尿困難等因素引起腹腔壓力突然增高沖破疝環腹膜所致,小兒常因啼哭引起。
疝氣給患者生活帶來極大的痛苦和危害,首先影響患者的消化系統,從而出現下腹部墜脹、腹脹氣、腹痛、便秘、營養吸收功能差、易疲勞和體質下降等癥狀。當你的寶寶無緣故的大聲哭鬧時,細心的家長一定要留意是否疾病正在侵害寶寶的健康。因為一些患疝氣的寶寶也會用這種方式向家長發出求救信號。
病癥難發現 家長要心細
在采訪中,沈陽市兒童醫院外科周福金主任告訴記者,小兒疝氣是小兒外科常見疾病之一,一般在嬰幼兒出生后不久,在腹股溝部位有可復性腫塊,多數在三個月左右出現,也有兩歲才發現的。而有時疾病的發生可推遲到孩子十幾歲以后。一般人們所說的小兒疝氣,主要是指先天性斜疝。這是因為男孩的睪丸在出生前才通過腹股溝管降至陰囊的,而下移的腹膜則形成鞘狀突,也就是在身體內留有一個小孔。這種小孔如果在嬰兒出生后還沒有完全閉鎖,容易形成較大的腔隙。這時腸道等容易從這里突向體表,從而形成疝氣,其外形如“鼓包”。
周福金主任說,因為腔隙的大小不一樣,所以“鼓包”的大小也不一樣,有的大如手指肚,有的卻比指甲都小。所以這就需要家長的細心觀察才能發現。在給寶寶洗澡過程中,如果兩側睪丸在腹股溝或陰囊內有橢圓形腫物,質地硬,觸痛明顯,用手電照也不透光,很有可能就是小兒疝氣。
大哭是孩子發出的信號
很多寶寶發病時會出現嘔吐、發燒、厭食或哭鬧的情況。所以很多家長對孩子發燒比較重視,其實有時寶寶無緣故的哭鬧也是對家長的預警。
周福金主任介紹,寶寶在哭鬧、劇烈運動、大便干結時,在腹股溝處會有一突起塊狀腫物,有時會延伸至陰囊或陰唇部位。寶寶平躺或家長用手揉、按時會自行消失。如果疝氣包塊無法回納。寶寶就會出現腹痛、惡心、嘔吐、發燒、厭食或哭鬧、煩躁不安等情況。但是寶寶的感知不完全,身體不舒服只能哭鬧。而有些寶寶哭鬧累了,也會出現“毫無癥狀”的情況。所以當寶寶劇烈哭鬧或突然用力時,家長應該注意,如果腹內壓突然增加,疝氣包塊變大還不能還納,應立即到醫院診治。
延誤治療影響孩子健康
周福金主任提醒家長,雖然6個月以下的患兒鞘狀突有自行閉合的可能,病情可暫不處理,但是家長更需密切觀察。6個月以上的患兒如果疝塊逐漸增大,或有嵌頓時,就應該抓緊治療。
據周福金主任介紹,在上個月接診的病例中,一個三個月的男嬰就因為家長對醫療知識的缺乏,造成嵌頓20多小時。結果睪丸長時間供血不足,導致壞死,只能切除。還有一些患兒嵌頓時間久,皮膚出現紅腫,若長時間腸管不能回納則有可能出現腸管缺血壞死等嚴重并發癥。所以當孩子“鼓包”不能消除,出現腹痛加劇,哭鬧不止,應及時診治。
專家簡介:周福金 主任醫師、外科主任
畢業于中國醫科大學兒科系,專業以小兒普外、泌尿外科為主,尤其擅長小兒泌尿外科疾病的診治。近年來專攻小兒腹腔鏡技術,已經成功開展各種小兒腹腔鏡手術1000多例,深受患者家長好評。
◇ 相關文章 ◇
《大河健康報》 《洛陽晚報》 《大河健康報》 《大河健康報》 《媽媽寶寶》 《生命時報》 《大河健康報》 《兒童護理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