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兒童精養與粗養的對壘
《無錫新周刊》
2010年8月19日
育兒教育與服務 小兒推拿領導品牌
文章出處:http://news.thmz.com/col89/2010/08/2010-08-19813677.html
醫學指導:無錫市兒童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 崔朝暉;無錫市人民醫院營養科主治醫生 周群燕
崔朝暉
錫城兒童“性早熟”的發生率逐年上升,尤為值得關注的是發病年齡明顯提前。市兒童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崔朝暉接觸到的錫城“性早熟”最小患兒,只有四五個月大。有很多4到5歲的幼兒園小朋友也出現了性早熟的情況。還有一點值得關注的是,女童發病比例大大超過男童。
自湖北兩名女嬰疑似因食用某奶粉引起“性早熟”之后,連日來,全國各地相繼曝出多起懷疑食用奶粉導致的女嬰“性早熟”事件。8月12日,國家衛生部直接介入事件調查,表示已成立專家組,對嬰兒性早熟個案進行專題研究。雖然尚無定論,但“性早熟”這個話題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重視。為此,記者特地就錫城兒童“性早熟”問題進行了一次非正式調查,結果發現,兒童“性早熟”問題遠不是想像中的那么簡單。
8月14日上午十時,記者來到市兒童醫院兒保科“性早熟、矮小”門診。與兒童醫院普通門診不同的是,“性早熟、矮小”門診顯得比較安靜,采用的是封閉式門診,每次只允許一位患兒及其父母進入。這一點,院方想得挺周到。
在我們一個小時的現場觀測中,就有30多位患兒在家長的陪同下前來就診。我們試圖采訪幾位家長,但絕大多數父母拒絕談及任何與自己孩子“性早熟”相關的話題,護犢之情躍然。這里邊固然有保護個人隱私之意,但更多的因素還在于,“性早熟”這個話題,在許多家長看來,依然是“上不得臺面”的事情。
在某奶粉“早熟門”之前,兒童“性早熟”這個話題從沒像現在這樣引起家長和社會的關注。“你們能關注這個事真是太好了,這個問題早就應該引起社會的重視。”這是中醫院腫瘤科尤主任說的一句話,所透露的絕非是簡單的客套話,而是對當前兒童“性早熟”問題的憂慮。
錫城女孩“性早熟”比例高
在兒童“性早熟”領域有著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的崔朝暉,是市兒童醫院兒保科的副主任醫師,自某奶粉陷入“早熟門”事件以來,她已經接待了錫城一撥又一撥媒體。
據崔朝暉介紹,目前童醫院“性早熟”門診的日診人數越來越多。面對錫城眼下與日俱增的“性早熟”患兒,崔朝暉也有點吃不消了,“你看,我們這邊三個門診都開了,還有這么多孩子等著看病。”
崔朝暉大量的臨床經驗表明,錫城兒童“性早熟”的發生率逐年上升,尤為值得關注的是發病年齡明顯提前。在崔朝暉的“性早熟”患兒中,年齡最小的只有四五個月大。有很多4到5歲的幼兒園小朋友也出現了性早熟的情況。還有一點值得關注的是,女童發病比例大大超過男童,“比例高達23:1。”
在她看來,男童之所以比例低,主要是因為女童早熟現象比較明顯,容易引起家長的關注。而男童本身發育年齡要比女童晚兩年,且男童早熟現象也不容易被家長發現。男童的發病比例低,對于那些男童來說,并不見得是幸運的事,“因為男童一旦發現‘性早熟’,所帶來的后果往往比女童更嚴重。”
崔朝暉特地提到了一個醫學術語“環境內分泌干擾”,簡單點說,放在現實生活中就是諸如塑料、洗衣粉等有毒物質排放到水、土壤里后,經過分解一旦被誤食進入人體,就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影響,比如兒童的性早熟。
目前為止,崔朝暉的患者中,還沒有出現過一例因嬰兒食用奶粉引發的“性早熟”案例,但是諸如此類的“外源性雌激素食物”卻也不乏造成孩子性早熟的實例。
曾有一個“性早熟”的小女孩,5歲,還在上幼兒園,但乳房卻已經發育了。崔主任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她發現這個小女孩出現性早熟的原因非常的特別,竟然是誤食了父母的避孕藥。“避孕藥有很強的雌激素,怎么能給小孩子碰呢。”崔主任說。“如果說小孩子第一次誤食純屬意外的話,那么后續的食用直至小孩出現第二性征則完全屬于父母的監護不當。”
能夠對兒童構成危害的“外源性雌激素食物”還包括成人使用的化妝品,像面膜、面霜、口紅、眼影之類,還有各種包裝精美的兒童保健品、煎炸類的垃圾食物等。“這些東西或多或少都含有一定的激素,是絕對不可以給孩子使用的。”崔主任說。
但就“性早熟”而言,具體的病情認定還需從時間周期上分三種不同的情況進行認定:正常發育,緩慢發育,快速發育。
“發育是動態的,就家長來說,應該從一個周期去觀察孩子是否患有性早熟。”崔主任說。按照她的說法,假設一個女孩8歲時開始乳房發育,直到月經初潮,如果這個過程持續了兩到三年,那是屬于正常的,假設這個女孩從乳房發育到五六年后才出現月經初潮則是屬于發育緩慢,這種是最好的。但如果這中間的周期只有一年或者一年半則完全能認定為性早熟。
“‘性早熟’的孩子雖然在某一個階段會發育的很快,比如個子長的很高,但是由于他骨骼生長加速,骨骺提前融合,所以即便暫時比同齡人個子高,成年后往往身材比正常人矮。”崔主任說,至于矮多少,她表示,一旦患有性早熟,如果不經過良好的治療,女孩成年后的身高一般不超過150公分,男孩不會超過160公分。但是就目前來說,性早熟是屬于可被治愈的疾病,只要經過早期的治療,都能有效地改善患兒的最終身高。而就性早熟本身而言,對于孩子的智力、行為能力不會有影響。
盡管是可以治愈的,但前提一定是“早發現”,錫城的家長們至少先要有這個意識。
“性早熟”不是簡單的問題
誘發“性早熟”的原因絕對不是單一的,現今的食物鏈之下,每一環節都有可能有激素的身影,比如你吃的雞鴨魚肉,有可能就是合成飼料喂養的;超市購買的飲料、腌制食品甚至是大街上奶茶店出售的一杯珍珠奶茶就含有多種人工添加劑……這是眼下一個不爭的事實。
孩子的飲食結構源自家庭,而就無錫家庭的現狀來說,市人民醫院營養科主治醫生周群燕用“高油高鹽高脂”做了概括。在她的辦公室里,放有一個均衡飲食結構的食品金字塔,從下往上依次是五谷、蔬菜、水果、肉類、奶制品、最高一層是鹽。
“按照人體的正常需要,每人每天最佳的攝入量是一斤蔬菜,250克到300克水果,2兩肉,一兩魚。”但是,顯然,這樣的膳食結構在無錫是不成立的。但研究證明,高油高脂高鹽的飲食結構,恰恰是導致人體會出現肥胖和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元兇。
“無錫人主要是缺鈣、鋅、鐵三種微量元素。”周群燕說。她從無錫人的飲食結構分析,“含鈣量高的食物主要有蝦皮、牛奶,鋅含量高的主要是各種水產品諸如牡蠣等,但大多不是無錫人的主要食譜。”
但是一個家庭的口味往往決定了這個家庭成員之一的孩子的口味,甚至是喜好,由此所引發出來的問題則又集中在兒童肥胖、性早熟上。
“現代人在飲食上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周群燕說。相對于兒童性早熟門診的“繁忙”場面,營養科的確稱得上門可羅雀。盡管無錫是各種成人或者兒童保健品消費的大市場,但卻很少有人真正到醫院檢查確認自己到底缺哪種元素。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家長盲目地給孩子服用保健品,食用各種垃圾食品。
此外,周群燕也認為,環境的惡化以及人工合成食物的增多是影響孩子健康的又一元兇。
但“性早熟”顯然還不光是“吃”的問題,缺少鍛煉也是誘因之一。另外,隨著媒體發展,報紙、電視、網絡等涉及與性發育有關的內容增多,孩子可能不自主地耳聞目染,也是造成孩子“性早熟”的原因之一。但“吃”上面的問題還是最主要的因素。
“吃要粗,不要精”,早已是被營養專家、醫學專家重復了無數次的科學喂養口號,但現實呢?
精養與粗養的對壘
在“精養”與“粗養”這個話題上,你可能會認為,大家都知道吃“粗”比吃“精”好,但現實的情形又是如何的呢?洋快餐里,哪會少得了孩子的身影。
洋快餐主要以油炸食品為主,這恰是諸多醫生和營養學家建議少食的東西。雞、鴨、魚、肉、蝦,往往在孩子的飲食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時下難得有孩子愿意大口吃蔬菜、水果的。膨化食品、飲料、香腸……這些連家長自己都控制不住的“美食”,又如何要求孩子不吃呢?“小孩喜歡吃的飲料搞不好就會含有激素,像這種東西還是盡量少吃的好。”崔朝暉說。
錫城一對高級知識分子,兩年前剛生了一個女孩,一次給孩子驗血的時候,發現孩子體內缺乏微量元素“鋅”。于是夫婦倆就詢問一位在省醫院的兒科專家,這位專家告訴夫婦倆只要到藥店購買“鋅”滴劑補充即可,價格相當便宜。這對夫婦愛女心切,對于這么便宜的藥物很不信任,于是特地請人從海外購買回300多元一瓶的補鋅營養品。
對此,這位專家很是無奈:“我沒想到像他們這樣的高知識分子也會這樣,其實,就醫藥行業來說,對于藥劑的行業規范比營養品嚴格多了。”
在兒童醫院采訪時,一位患兒的母親說,“我的孩子平時肉食、蔬菜吃得都不多,就是水果吃得多,都是論斤吃的。”
像時下許多孩子在小時候都會補鈣補鋅,時常可以看見爺爺奶奶手里拿著一支液體鈣、液體鋅追著孩子跑的情景。諸如此類的“精養”情景還有許多許多。
其實,如果孩子不是體內的確缺少這些微量元素,還是不要濫補的好。到市中醫院來看“性早熟”的孩子并不多,但中醫講究的是“平衡中庸”。而孩子的飲食也一樣,“孩子體內根本就不缺乏這種微量元素,這樣一補,就打破了體內的平衡,勢必造成某些元素不能正常代謝。”
維生素C、E,或許會是許多孩子甚至是成人生活里日常會補充的營養品,“這種額外添加的維生素C、E不像我們平時吃的果蔬魚內里的鐵、鈣、鋅,能被人體自然吸收轉化。一旦在人體內造成沉積,就會產生不好的作用。”毛主任提醒,如果不是必需,千萬不要隨意補充維生素C、E。
怎么吃,其實就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雖然現在是因為兒童“性早熟”這個話題引起的,但對于任何人的飲食結構來說,都是需要小心對待的。很多時候,“精養”與“粗養”的對壘,其實就是拒絕所謂的“美食”誘惑,主動均衡飲食中五谷魚肉果蔬比重的代名詞。
專家簡介:崔朝暉 副主任醫師
出處:http://www.wuxiph.com/zhuanjiashow.aspx?zjid=204
技術專長:兒童生長發育,智能發育;擅長:兒童性早熟、矮小癥,智能發育遲緩、兒童保健。
◇ 相關文章 ◇
《大眾衛生報》 《大眾衛生報》 《大河健康報》 《南方日報》 《新聞晨報》 《廣州日報》 《當代健康報》 《新快報》 《廣州日報》 《新快報》 《新民晚報》 《健康報》 《西安晚報》 《南方都市報》 《南京晨報》 小兒推拿網 《新民晚報》 《東方今報》 《廣州日報》 《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