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診斷
腦癱患兒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世界上幾科找不到兩個完全相同的臨床表現的腦癱患者。通常,腦癱患兒主要表現為運動發育遲緩,自主運動困難,出現異常的姿勢反射和肌張力,異常的運動模式。結合前述臨床表現和神經系檢查,可作出診斷。
一)早期診斷
腦癱患兒的臨床表現大多開始于嬰兒期,呈非進行性,但若未能獲早期診斷和合理治療,將會發生肌腱攣縮,關節畸形,致使癥狀加重傾向并使異常姿勢反射和運動模式固定下來,幫早期診斷十分重要。
下列癥狀有助于腦癱的早期診斷:
1、小兒出生不久經常少哭、少動、哭聲低弱,過分安靜;蚨嗫蕖⒁准と、易驚嚇或反復出現尺跳。
2、生后喂哺困難,如吸吮無力,吞咽困難,口腔閉合不佳。
3、動作不協調、不對稱、隨意運動很少。
4、經常出現異常肌張力和異常的姿勢和動作模式。
5、運動發育落后。例如,3—4個月小兒俯臥位不能豎頭或豎壯舉不穩;4個月后仍不能用前臂支撐負重;雙手常握拳,不會握住小棒,不能將手伸入口中吸吮;6—7個月仍不能翻身和獨坐片刻;扶站時以足尖著地或雙腿屈曲不能負重,或兩下肢過于挺直,交叉等。
二)臨床類型診斷
根據1988年佳木斯召開的全國小兒腦癱座談會的修訂方案(參考1956年美國腦癱學會分類方法),分為以下類型:1)痙攣型;2)手足徐動型;3)強直型;4)共濟失調型;5)震顫型;6)肌張力低下型;7)混合型(說明何種類型混合);8)無法分類型。按腦癱部位分為:1)單肢癱;2)截癱3)偏癱;4)雙側癱;5)三肢癱;6)四肢癱瘓;7)雙重性偏癱瘓。
三)病因診斷
若有可能,宜說明產前,產時和產后那些因素致病。
四)伴隨癥狀診斷
有否伴隨智能低下、驚厥、語方障礙、感覺、認知、行為障礙和其他異常。分別傷敘述其障礙程度。
五)輔助檢查
根據臨床表現診斷為腦癱的患兒,還需經以下輔助檢查。1、智力測試2、腦電圖檢查3、腦干聽覺誘發電位測定4、影像5、其他檢查。
二、鑒別診斷
一)智力低下
本病常有運動發育落后,動作不協調,不靈活,原始反射、VOJTA姿勢反射,調正反應和平衡反應異常,在嬰兒早期易被誤診為腦癱,但其智力落后的癥狀較為突出,肌張力基本正常,無姿勢異常。
二)運動發育遲緩
有些小兒的運動發育稍比正常同齡兒落后,特別是早產兒。但其不伴異常的肌張力和姿勢反射,無異常的運動模式,無其他神經系統異常反射。運動發育落后的癥狀隨小兒年齡增長和著重運動訓練后,可在短期內使癥狀消失。
三)先天性肌弛緩
患兒生后即有明顯的肌張力低下,肌無力,深腱反射低下或消失。平時常易并發呼吸道感染,本病有時被誤診為張力低下型腦癱,但后者腱反射一般能引出。
四)進行性脊髓肌萎縮癥于嬰期起病
肌無力呈進行性加重,肌萎縮明顯,腱反射減退或消失,常用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復患呼吸道感染,肌肉活組織檢查可助確診。
五)先天性馬蹄內翻足
患兒出生時即有雙足呈馬蹄內翻畸形,不伴其他肌痙攣等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