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開面粉增白劑“一白遮百丑”的“丑”紗
中國食品質量報
2009年4月16日
育兒教育與服務 小兒推拿領導品牌
文章出處:http://www.cfqn.com.cn/Article/aqfz/20090416004.htm
“一白遮百丑”這句中國老話本是用來形容人的,可是現在拿到食品上也適用。
多年以來,我國面粉生產行業普遍使用增白劑,以提高面粉的白度。但有關專家認為,長期食用含有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酰)的面粉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因此,不少專家、業界人士包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多次呼吁禁止在面粉加工中使用增白劑,并獲得了國家四個部委的支持。
去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國家糧食局再次致函衛生部《關于建議在〈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中取消過氧化苯甲酰等化學增白劑的函》,要求全國食品添加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研究提出意見。今年3•15消費者權益日前后,關于面粉增白劑是否應禁止又成為輿論熱點。但時至今日,衛生部對最終是否禁用還未做出決定。
面粉中添加增白劑的來由
據悉,所謂面粉增白劑,實際上是一種化學物質氧化苯甲酰,其主要作用就是緩慢地氧化面粉中的葉黃素、胡蘿卜素,使其由略帶黃色變為雪白,讓面粉變得好看。
著名營養學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營養科研究員趙霖告訴記者,北京醫科大學、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毒理學》中第十二章、第一節的“一、人類致癌物”中寫道“苯甲酰過氧化物與佛波二酯相比,誘導乳頭狀瘤的能力比后者弱,但誘導惡性能力比后者明顯高。這種致癌物不單純有致癌作用,同時也具有引發作用。”
他說,食品中小劑量添加過氧化苯甲酰通常被認為毒副作用不大,但過氧化苯甲酰還原產物苯甲酸對于肝功能障礙者有損害,可能成為導致肝癌的疊加因素。今年年初曾獲國家最高科技獎的吳孟超院士,在廣州舉行的“原發性肝癌治療藥物臨床應用學術研討會”上透露,中國人患肝癌的高發年齡,已由以前的40至60歲提前到了30至60歲。
趙霖說,尤其我國肝功能澳抗陽性達1.2億之多,而且每年還要增加大約900萬人。資料表明該人群患癌癥的可能性要高于正常人群2至3倍。因此使用過氧化苯甲酰對中國人的健康存在風險。
另外,過氧化苯甲酰中還含有微量砷和鉛,歐盟等發達國家1997年已禁止將過氧化苯甲酰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
據國家糧食局標準質量中心高級工程師謝華民介紹,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有規定,過氧化苯甲酰不得用于小麥粉中,僅可以作為其它食品的加工助劑使用,其最終殘留在食品中的量不得超過40mg/kg。
在國際上,所有歐盟成員國規定,過氧化苯甲酰和過氧化鈣這兩種強氧化劑像“三聚氰胺”和“蘇丹紅”一樣,不屬于食品添加劑,不得用于任何食品中。
而我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批準在面粉中使用過氧化鈣的國家。美國和加拿大批準氧化鈣僅限于面包中使用。美國批準的使用量是75ppm,加拿大批準的使用量是100ppm,而我國批準的使用量是500ppm。
人類發明“三聚氰胺”、“過氧化苯甲酰”原本不是為了食用,這些化學物質的毒性在人體內積少成多,毒性也越積越大,所以“一定限量內安全”絕不應該成為非必要的添加劑被允許使用的理由。我國消費者已經吃了20多年的含有增白劑的面粉,這20年來積累在人體內的增白劑難計其數,對人身體的損害更是難以估量,這些增白劑能誘發多少疾病,誰也說不清楚。
業內人士透露,占我國面粉產量約80%的最大宗產品,即25公斤包裝的出粉率在75%左右的面粉,幾乎都添加了增白劑。用含增白劑的面粉做油條、麻花、燒餅、大餅、雜糧饅頭等等,除增加產品成本、破壞維生素,不利于消費者身體健康之外,沒有任何好處。
那么,增白劑又是怎么添加到面粉里去的呢?
據《珠海特區報》的文章說,增白劑被加入國內面粉,是原商業部1986年頒布小麥粉標準的結果。當時衛生部同步將過氧化苯甲酰列入了《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允許每公斤添加60毫克過氧化苯甲酰。之所以允許添加,是因為相關部門發現歐洲人在添加,而添加增白劑可以讓食品企業有競爭力。
消費者:反對在面粉中使用增白劑
面粉在北方是主食品,人們每天或多或少都要吃一些。那么,消費者對增白劑的看法又是如何呢?
2006年,國家糧食局在其網站上進行的消費者調查結果顯示,87%的調查者不愿意接受含有面粉增白劑的食品。
近日,記者在北京隨機采訪了20位當地居民,所有人都明確表示:反對在面粉中使用增白劑。
“好好的面粉為什么非要增白?”家住望京地區的王大爺說起這事就非常生氣,他說現在的面食一點麥香味都沒有,都是加這加那造成的,他很懷念過去那種有些黃甚至帶點灰的饅頭,如今的饅頭越來越白,營養價值卻越來越少了。
中學教師李先生說,他原來覺得饅頭白點沒什么不好,幾年前陪妻子回安徽長豐縣走親戚,老家人用自己磨的面蒸饅頭,其貌不揚但口感絕佳,親戚無意間的一句話讓他終身難忘——你們城里人真膽大,什么都敢吃。
家住中關村上地的姚女士對記者說:“我是北方人,每天主食離不開面食,市場上賣的面條、饅頭、大餅又沒有標識,誰知道這些主食里是否含有增白劑?誰愿意把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鈣這兩種強氧化劑吃到自己肚子里?又有哪個母親愿意自己的孩子把這兩種增白劑吃到肚子里呢?”
一位在文化公司工作的王女士說:“由于基本都是在超市里買面粉,所以只能依據包裝袋上的說明來判斷。對于增白劑,我也反對,可又沒法辨認,又有什么辦法呢?”
據《齊魯晚報》報道,對面粉增白劑禁用問題的討論引發更多市民對面粉質量的關注。記者在山東省濰坊市超市及糧店的調查中發現,盡管面粉生產廠家和商場大打“零增白劑”牌,不含增白劑的面粉在濰坊市場上銷售依然平淡。
在福壽街利群超市米面區,記者看到名為“華麟”牌的面粉展區,上面懸掛的大牌子上用醒目的字體寫著“堅持多年,拒絕增白”。旁邊“風箏”牌面粉外包裝上,直接印著“絕不含任何增白劑”字樣。記者看到,每袋25千克的面粉,明示不含增白劑的“風箏”牌精白粉和華麟國麥粉分別為72.6元、67.4元;一種普通的“特二粉”每袋僅58.2元。商場的一名售貨員稱,價格較低的“特二粉”日售量達四五十袋,而前兩者相對售量較少。
衛生部:是否禁用還未做出決定
是否禁用“面粉增白劑”,這一話題在去年曾熱極一時。去年12月9日,衛生部收到國家糧食局提交的有關“停用面粉處理劑——過氧化苯甲酰”的申請材料。隨后表示將提請全國食品添加劑標準化委員會按照有關規則進行討論,再最后做出是否禁用的決定。
3月12日,衛生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目前相關評估工作仍處在討論過程中,最終是否禁用還未做出決定。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羅云波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需要以科學的態度來面對這個問題,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得出結論。既不要妖魔化添加劑,也不要讓違反規定的行為有可乘之機,關鍵是不能以犧牲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為代價。”他表示,風險評估需要建立在動物學、毒理學、臨床學等科學研究的基礎上,是一個嚴密和系統的過程,因此在短期內出結論的可能性不大。
對于該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的基本觀點是,不管加了什么東西,廠家都應該明確標注出來。否則就是一種違法行為。”對于面粉增白劑問題,面粉增白劑是否有害還需要有關專家來論證。但是,無論加什么物質,起碼一點,廠家應該將添加的物質明確標識出來。否則就是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消費者的知情權是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所明文規定的權利。無論面粉增白劑是否有害,知情權必須保證。廠家有義務、也必須告知其面粉產品所含添加劑的成分,否則就是違法行為。例如轉基因食品,其安全性問題直到目前科學家也拿不到確切的結論。但我們國家有規定要求,必須對轉基因加工食品進行標識,以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同理,對于面粉增白劑也一樣,盡管其有害性問題還沒有得出最終結論,但真正負責任的做法是,將產品的真實情況標注清楚,然后把選擇權交給消費者自己。”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一位專家表示,如果論證得出面粉增白劑對人體有毒害或者副作用,那么需要采取立竿見影的手段停止相關做法,有關部門不能姑息對任何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表示,食品添加劑是經過安全性試驗及論證等嚴格的程序后才允許使用的。到目前為止,沒有證據表明添加規定劑量的過氧化苯甲酰是有害健康的。
另外一些專家表示,不管怎樣,中國的食品工業應當向著更加科學和先進的方向不斷完善,消除消費者的后顧之憂。
“面粉增白劑”是否禁用,至今仍無法得到一個確切答案。
◇ 相關文章 ◇
《生命時報》 《生命時報》 《生命時報》 《新京報》 《廣州日報》 《新華每日電訊》 《北京晚報》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