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腸炎240例
《中國民間療法》
2004年第5期
育兒教育與服務 小兒推拿領導品牌
云南省昆明市延安醫院小兒推拿科副主任醫師 鄭明祥
輪狀病毒(Rotavirus)是導致全球兒童急性重癥腹瀉的重要原因,此病也是發展中國家小兒死亡的主要疾病。全世界兒童中因腹瀉住院者20%~70%是由于輪狀病毒(RV)感染引起的,幾乎所有3~5歲兒童均感染過大便輪狀病毒HRV[1]。全世界每年約有60~80萬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與HRV感染有關[2]。
對于HRV引起的腹瀉至今尚無特效藥。筆者應用小兒推拿方法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240例中,男136例;女104例。年齡4個月至2.5歲,病程最短1天,最長8天;大便次數每天5次至數10次,呈水樣便或蛋花樣便。伴發熱74例,嘔吐42例,輕度脫水112例,中度脫水6例。大便檢測:用“快速一步法輪狀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檢測為“陽性”者方能入選。
2、小兒推拿治療方法
摩腹、揉臍、腹部振法、上三法交替進行共15~20分鐘,推脾土100次,推大腸100次,揉龜尾100 次,推上七節骨100次,捏脊9遍。
以上小兒推拿治療,每天1次。并根據脫水程度給予口服補液鹽或靜脈補液,以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高熱可給退熱藥。
3、結果
3.1 療效標準
1) 治愈:24小時內大便次數減至1~2次,大便性狀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消失。
2) 顯效:48小時內大便次數減至2~3次/天,大便性狀恢復正常。
3) 有效:72小時內大便次數減至3~4次/天,大便性狀改善。
4) 無效:72小時后腹瀉5次以上/天,大便性狀無改善。
3.2 治療結果
治愈63例(占26.25%),顯效143例(占59.58%),有效27例(11.25%),無效7例(占2.91%),總有效率97%。
4、討論
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是兒科臨床常見多發病。感染的主要群體為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臨床表現為發熱、嘔吐、白色稀水便或蛋花樣大便。重者可并發水電解質紊亂,危及生命。目前該病的診斷雖已能夠明確,但缺乏特異性的治療藥物,此時推拿便顯出了它的優越性,既能明顯縮短病程,又不影響小兒腸道正常生理功能,還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有報道在患兒經絡穴位上(手、背、腹)應用推拿手法進行治療,可以使紊亂的腸功能得到糾正和調整,能促進小兒腸的吸收功能;推拿后白細胞總數增加,白細胞的噬菌能力可提高34.4%,血清補體效價明顯增高。推拿后1小時即可檢測到免疫糸統的變化[3]。從本病的病理變化看,病毒侵入腸道后使小腸粘膜受損,使其回吸收水和電解質的功能破壞,腸蠕動加快而形成水瀉。同時可繼發乳糖酶分解不足或活性減低,導致乳糖不能吸收而積聚腸腔,形成高滲狀態進一步使水分和電解質丟失。而推拿正好可以使紊亂的腸功能得到糾正和調整,能促進小兒腸的吸收功能,并通過對免疫機能的提高,對病原有一定的清除作用。這可能就是小兒推拿能治愈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原因所在。
小兒推拿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安全有效,療效確切。脫水不嚴重者,不需配合其他藥物治療,單純小兒推拿即可。臨床觀察表明,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治療,小兒推拿法明顯優于其他療法,臨床上值得大力推廣普及。多年來筆者一直在運用小兒推拿的方法治療嬰幼兒泄瀉,并精選了一組穴位用于治療輪狀病毒腸炎,目的之一就是想找到一種盡量簡便的治療方法,以便推廣普及。
參考文獻
[1] Class RI .Lang DR ,Ivanoff BN , et al .J Infect Dis,1996,174 (Supp11): l~2.
[2] Vesikari T 《Rotavirus vaccines: development and use for the preverntion of diarrheas disease》[J].Ann Med,1999,31:79~85.
[3]陳菊金、陳大偉、孫蔭 《推拿治療嬰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臨床觀察》《上海中醫藥雜志》1988,(3);17~18
專家簡介:鄭明祥 副主任醫師
云南省針灸學會理事。1980年畢業于云南中醫學院,長期從事推拿的臨床、教學與科研工作。1987年在昆明市延安醫院開設了云南省第一個小兒推拿專科門診。
擅長運用小兒推拿治療小兒消化系統疾病、小兒肌性斜頸及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小兒亞健康狀態等多種小兒疾病,特別是對兒科的一些難治性疾病如輪狀病毒性腸炎,小兒慢性腹瀉等病的治療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經過一次治療后有90%以上的患兒即可見效;三次治療后的有效率達99%。此外,對小兒保健推拿也頗有心得。
◇ 相關文章 ◇
《大眾衛生報》 《大河健康報》 《京華時報》 《健康時報》 《當代健康報》 《南方都市報》 《衛生與生活報》 《新中醫》 《中醫兒科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