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治療小兒腦癱34例
《按摩與導引》
2000年第1期
育兒教育與服務 小兒推拿領導品牌
廣東省中醫院 鄭玉薇;昆明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王文學
小兒腦性癱瘓是臨床常見病癥及難癥,至今尚未有特效療法。為探求中醫小兒推拿治療該病的可行性及機理,筆者在1994年至1998年間于門診收治患兒34例,獲得滿意療效,F報道、分析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共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齡由6個月至6歲。出生時有難產史者13例,屬早產低體重兒者10例,新生兒顱內血腫4例,核黃膽3例,母親于懷孕期間前3個月內曾服抗生素等西藥者2例,原因不明者2例。在分型上,痙攣型23例,手足徐動型6例,共濟失調型1例,混合型4例。在癱瘓部位上,偏癱11例,雙下肢癱9例,四肢癱14例。34例患兒均符合1988年7月佳木斯全國兒科學術會議修訂的腦性癱瘓診斷標準[1]。
2、治療方法
所有患兒均按下列小兒推拿操作順序施法治療:補脾經300次,補腎經300次,推三關200次,揉百會50次,拿風池5~10次,摩中脘(wǎn) 2~3分鐘,按揉足太陽膀胱經第1側線上之腧(shù)穴并擦八髎(liáo)穴約5~8分鐘(偏癱患兒以患側為主),捏脊5~6遍,上肢癱者按揉患側肩井、肩髎(liáo)、曲池、足三里穴,充分活動肢體及各關節,一側約5~6分鐘;下肢癱者按揉其環跳、居髎(liáo)、承扶、委中等穴,充分活動肢體及髖(kuān)、膝、踝關節,一側約5~6分鐘。
以上小兒推拿治療每日1次,每次需時約30分鐘,3個月為1個療程。除門診治療外,指導家長在家幫助、引導患兒進行關節活動訓練,坐、爬、站立、行走等基本動作訓練。
3、療效觀察
3.1 療效評定標準:好轉為癥狀改善,功能明顯好轉;無效為癥狀、功能無改善。
3.2 治療結果:好轉25例,占73.5%;無效9例,占26.5%。
4、討論
現代醫學認為,腦性癱瘓是未成年人大腦非進行性損傷所引起的一種持久性隨意運動功能障礙性疾病[1]、[2],是大腦皮質這一啟動和控制隨意運動的最高中樞受損,所表現出來的不同范圍的肢體運動癱瘓、關節僵硬、軟組織攣縮及不同程度的智能缺陷。有神經生理學研究表明,在運動發育中,中樞神經系統和外周靶細胞是互相依存的,中樞神經系統支配和營養著外周靶細胞,而從外周靶細胞傳入的信息和物質又是神經有無存活的重要條件[2]。小兒推拿手法對機體恰當的刺激可改善局部微循環,促進肌肉和神經末梢的功能活動,使外周靶細胞、靶器官功能改善,傳入刺激沖動增多、增強,激發中樞神經功能進步和發展,使受損部分功能恢復。
祖國醫學認為,小兒腦癱是由于先天胎稟不足,精虧氣虛,髓海失養,或久病肝腎虧損,陽氣不足,氣郁血泄,筋強肌攣而致,屬“五遲”范疇。
筆者根據“虛則補之”的理論,以補后天,培先天,調血通絡為治則,以補脾經、補腎經、推三關調補脾腎,益氣行氣;以揉百會、拿風池開竅醒腦;以摩中脘調和睥胃;以揉按足太陽膀胱經第一側線上腧(shù)穴及擦八髎(liáo)、捏脊而達通經絡、調臟腑、培元氣之功,再結合上下肢穴位的揉按刺激,關節的被動活動,能補虛通絡、舒筋解攣,大起痿廢。
從34例患兒的治療結果看,小兒推拿治療小兒腦性癱瘓,療效是滿意的。
參考文獻
1、全國小兒腦癱痤談會紀要 《中華兒科雜志》1989;27(3):162
2、史玉泉 《實用神經病學》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4,1029~1034
◇ 相關文章 ◇
《新民晚報》 《中醫研究》 《大河健康報》 《新快報》 小兒推拿網 《甘肅日報》 小兒推拿網 《康復.健康家庭》 《上?萍紙蟆 中國網絡電視臺 《南湖晚報》 《南湖晚報》 廣西新聞網 《哈爾濱日報》 哈爾濱市衛生局 《南湖晚報》(嘉興) 《揚子晚報》 四川新聞網 小兒推拿網 《江南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