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敷臍巧治少兒夜間出虛汗
《南國早報》
2009年5月14日
育兒教育與服務 小兒推拿領導品牌
文章出處:http://health.gxnews.com.cn/staticpages/20090514/newgx4a0bcd9a-2049874.shtml
作者:廣西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哮喘及過敏性疾病研究所主任、碩士生導師 賓博平
許多父母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小寶貝在睡眠時,頭頸部或全身出汗過多,或者動不動就全身出汗,面色不好,容易感冒、咳嗽,這就是俗稱的虛汗。中醫認為虛汗是由于人體陰陽失調,腠(còu)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一種病證,多與體質虛弱有關。小兒易患感染性疾病,加之普遍存在濫用、亂用抗菌藥物(消炎藥)和激素地塞米松治療現象,容易損傷小兒元氣,造成小兒虛汗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常出虛汗極易導致感冒、支氣管炎,或可導致體內電解質平衡紊亂、精神不振、微量元素丟失等。可見,小孩出汗過多絕不可掉以輕心,應當及時治療。
治虛汗,中醫有特色優勢,其中藥物貼敷穴位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措施。
人體穴位數以百計,其中肚臍(即神闕穴)是一個很特殊的穴位。母親懷胎期間,胎兒需要的養分和氧氣都通過連接在肚臍上的臍帶獲得;胎兒產生的廢物也通過肚臍排出。肚臍有任脈、督脈、帶脈、沖脈四條經脈通過,而統全身的經絡,聯系五臟六腑。臍可通過經絡溝通上下內外諸經和五臟六腑。故若人體各部氣血陰陽發生病理改變,可刺激神闕(què)穴而調整全身,達到調理臟腑功能、調和陰陽氣血、調節神經和內分泌功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強身健體作用。藥物敷臍后,一方面藥物的有效成份被吸收,通過氣血運行而達到病所;另一方面,通過局部穴位的刺激,疏通經絡、調理氣血,調整臟腑功能,從而發揮其防病治病的特殊作用。
現代醫學證實,藥物可穿透皮膚表面結構,而被人體吸收。肚臍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為腹壁最后閉合之處,表皮角質層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藥物易穿透擴散,且臍下無脂肪組織,故滲透力強。另外,肚臍血管結構特殊,有利于藥物能迅速被吸收。
廣西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哮喘及過敏性疾病研究所潛心挖掘和研究中醫傳統特色敷臍療法,開發出系列中藥敷臍治療虛汗、腹瀉、厭食等病癥,經多年臨床實踐觀察證實:該療法療效好,起效快,使用方便,經濟易行,安全可靠,無痛苦,尤適宜于小兒。一般貼敷后2~3天見效,快者當日即見效,5天一療程,多數患者一療程即可,部分用至二個療程。
專家簡介:賓博平 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哮喘及過敏性疾病研究所主任
從事兒科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二十年,長期致力于中醫、中西醫結合防治小兒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研究,尤以哮喘、急、慢性咳嗽、兒童打鼾(OSA)、免疫功能低下和過敏性疾病等為專長。
◇ 相關文章 ◇
《健康時報》 《大眾衛生報》 《健康時報》 《健報》(廣西) 《大河健康報》 《大河報》(河南) 《大河健康報》 《羊城晚報》 《半島都市報》 瑞麗女性網 新華網 《幼兒》 《哈爾濱日報》 《人口導報》 《華西都市報》 《東方今報》 《健康財富》 《人口導報》 紅網 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