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治療小兒脘腹疼痛
《健康時報》
2006年9月21日
育兒教育與服務 小兒推拿領導品牌
文章出處:http://paper.people.com.cn/jksb/html/2006-09/21/content_11338058.htm
作者:北京中醫醫院 翟世翠 曾雪蓮
脘指胃脘,位于劍突下心窩部。腹指胃脘以下恥骨聯合以上的區域。小兒如飲食稍有不慎、藥物治療稍微過之都會損傷脾胃,使本虛難復,食積難消,故小兒脘腹疼痛多脾虛夾濕夾滯。小兒推拿手法主要有:
一、食積痛
有傷食史,脘腹脹滿疼痛,叩之如鼓,噯氣,吞酸,不思飲食,矢氣頻作,夜臥不安,大便臭穢,舌苔膩,脈滑,指紋滯。治療應消食導滯,理氣止痛。
1、猿猴摘果:以雙手食指、中指側面分別夾住患兒兩耳尖向上提約3~5次,再從上至下用拇指、食指捏揉兩耳廓,最后捏住耳垂向下牽扯約3~5次。具有利氣化痰,健脾和胃之功效,此法能消除積食與宿飲,適用于治療痰鳴、食積、腹脹等病癥。
2、揉四橫紋:四橫紋位于食、中、無名、小指掌面第一指間關節橫紋。操作時,揉此穴,從食指到小指,約3~5次。具有化積消疳之功效,此法能化積行氣而止痛,適用于治療胃痛、腹痛、疳積肚脹、厭食等病癥。
3、摩腹:腹為大小腸所居,脾所主。操作時,四指或全手輕貼腹部,以肚臍為圓心,緩緩順時針移行約30~50次。具有調和脾胃,降逆消導之功效。此法能直接作用于痛點或食積部位。
二、寒痛
有外感寒邪或飲冷史,突發脘腹疼痛,脘腹、四肢冷,面色蒼白或青黑,身體蜷縮,口不渴或喜熱飲,舌淡苔白,指紋淡紅。治療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1、揉外勞、一窩風:外勞宮穴位于手背第3、4掌骨交接處凹陷中。一窩風位于手背腕橫紋中凹陷中。操作時,揉此二穴各100~300次。具有溫陽散寒,溫中行氣之功效。其中一窩風為止腹痛治標之穴,不論各種腹痛,均可用之。
2、揉小天心:小天心位于大小魚際交接之陷中。操作時,揉此穴30~50次。具有通經活絡的功效。
3、拿肚角:肚角位于臍旁兩側大筋。操作時,用拇指與食指、中指相對向深處拿捏該筋,后彈放,反復數次。具有消食化積,止痛止驚之功效。適用于治療各種腹痛、小兒夜啼等,是治標常用穴位。
三、熱痛
有服用燥辣史,四肢躁動,哭鬧不安,大便秘結,小便短赤,口渴欲飲,舌紅苔黃厚,指紋紫。治療應清熱瀉火,通腑止痛。
1、蒼龍擺尾:用右手拿患兒食、中、無名三指,掌向上,左手自總筋至抖肘來回搓揉5~10次,再左手拿抖肘,右手持患兒三指搖動。具有開胸降氣通便之功效。
2、退六腑:六腑位于前臂尺側緣,陰池至抖肘成一直線。操作時,自肘關節推至掌根,約100~300次。具有通腑瀉熱之功效。能潤腸滑下,腑通熱去,再配以清板門以清脾胃之火,清大腸以瀉腸道之火。
四、虛痛
脘腹疼痛隱隱,反復發作,喜溫喜揉,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神疲倦怠,食欲不振,大便稀,舌淡少苔,指紋色淡。治療應補益氣血,健脾和胃止痛。
1、補脾土:脾土位于拇指橈(ráo)側自指尖至指根。操作時,屈拇指,沿拇指橈側緣從指尖推向指根100~300次。具有健脾胃,進飲食,生氣血之功效。該型屬虛,病程較長,氣血虧損,而脾為氣血化生之源,故重在補脾。
2、調五臟:一手拇指與中指對稱拿捏患兒小天心與一窩風穴。另一手拇指、食指相對,夾住患兒指腹與指背,捻揉,從拇指開始,依次經食指肝,中指心,無名指肺,至小指腎止,共5~10遍。具有和調五臟之功效。
◇ 相關文章 ◇
《大河健康報》 《大眾衛生報》 《大眾衛生報》 《大河健康報》 《大眾衛生報》 《大眾衛生報》 《大眾衛生報》 《大眾衛生報》 《大眾衛生報》 《健康時報》 中華現代兒科學雜志 《羊城晚報》 《新聞晨報》 《北京晚報》 《京華時報》 小兒推拿網 小兒疾病防治300問 《醫藥與保健》 《山東中醫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