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手法治小兒“拉稀”
《健康時報》
2007年2月1日
育兒教育與服務 小兒推拿領導品牌
文章出處:http://paper.people.com.cn/jksb/html/2007-02/01/content_12348010.htm
作者:北京中醫醫院中醫特色科主任、主任醫師 李建
小兒腹瀉,多因消化不良引起,表現為大便次數較多,每日五六次,甚則十幾次,大便呈蛋花湯樣便,或水樣便,或溏稀便,或夾黏液。小兒腹瀉嚴重者,常因大量水樣便而出現脫水,治療不及時,亦可出現死亡。
下面簡單介紹用小兒推拿治療小兒腹瀉的手法:
補脾土:脾土穴在拇指橈側邊緣,操作者用左手食拇指捏住小兒大拇指,用右手指腹,循小兒拇指橈側邊緣向掌根方向直推。
揉板門:板門穴在手掌大魚際平面,操作者用右手拇指指腹旋揉小兒手掌大魚際。
揉外勞:外勞宮穴在小兒手掌背正中,操作者用右手食指指腹,按揉小兒手掌背中心的外勞宮穴。
運內八卦:內八卦穴在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至中指根橫紋約2/3處為半徑作圓,內八卦穴為一圓圈。操作者用左手捏住小兒手指,用右手拇指在小兒掌心作圓圈運動。
揉臍:臍即肚臍,操作者用中指指腹或掌根揉之。
摩腹:腹指小兒腹部,操作者用四指指腹或全掌放在小兒腹部作圓周運動。
按揉足三里:足三里穴在膝下三寸外側一寸,操作者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在足三里穴作按揉。
捏積療法:捏積時,主要將手法作用于小兒后背的脊柱及兩側,脊柱屬中醫督脈,主一身之陽,捏脊可調理陰陽,健脾補腎。操作時,操作者以雙手食指輕抵脊柱下方長強穴,向上推至脊柱頸部的大椎穴。同時雙手拇指交替在脊柱上作按、捏、捻等動作,共捏六遍。第五遍時,在脾俞(shù)、胃俞、膈俞作捏提手法。六遍結束后,用兩手拇指在小兒的腎俞穴輕抹三下即可。捏積療法在每日晨起或上午操作效果最佳。
小兒在腹瀉較重時,尤其是水樣瀉時,一定要特別注意補充液體,可用口服補液鹽沖水頻頻飲之。
專家簡介:李建 主任醫師
1983年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學院,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已20多年。
擅長治療脾胃病、咳喘癥、失眠、疲勞綜合癥、頸肩綜合征、小兒遺尿等,尤其是對小兒遺尿頗有研究,在其治療的近千例小兒遺尿患者中,總有效率達到80%以上;對于老年人在咳喘時出現尿失禁,其治療也很有獨到之處,往往數劑即可見效。
近年來,致力于亞健康引起的失眠、疲勞綜合癥以及頸肩綜合征的研究,采用中藥內服,配合針灸、刮痧、走罐、拔罐、耳穴貼豆、針刺放血、儀器理療等,不拘于一方一法,采用綜合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 相關文章 ◇
家庭醫生在線 《中國中醫藥報》 《信息時報》 《青年時報》 徐州市中醫院 《杭州日報》 《南方都市報》 《德州晚報》 《民生報》(臺灣) 山東網絡臺 《寶安日報》 《東陽日報》 《東陽日報》 小兒推拿網 《大河健康報》 《大眾衛生報》 《大河健康報》 《京華時報》 《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