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使用指南
《半島都市報》
2010年8月31日
育兒教育與服務 小兒推拿領導品牌
文章出處: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008/20100831/news_20100831_976569.shtml
受訪專家:青島市市立醫院藥劑科副主任 閆美興;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區藥劑科藥劑師 王曉寧
統計數字顯示,我國每年有20萬人死于藥品不良反應,其中有40%死于抗生素濫用;此外,我國7歲以下兒童因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聾的數量多達30萬,占總體聾啞兒童的 30% 至40% 。抗生素的濫用,讓其由“治病藥”變成了“致病藥”。為什么兒童更容易成為抗生素濫用的受害者?從小就使用抗生素會帶來怎樣的危害?人們在使用抗生素時應該遵循怎樣的原則?一起聽聽專家的建議和解析。
記者調查:孩子感冒媽媽首選抗生素
“寶寶感冒了,你會怎么辦?”當記者以此問題進行隨機采訪后,發現年輕媽媽們首選的就是抗生素類藥物。“我家寶寶感冒,常常伴著呼吸道感染,所以一般我都會給他吃希克勞 ,草莓味,見效可快了!”市民池女士告訴記者。“我家孩子感冒發燒,都是吃阿莫西林。”尚女士如是說。“我們家孩子是吃頭孢拉定、阿奇霉素……”為什么會首選抗生素類藥物呢?記者禁不住納悶。年輕媽媽們給出的答案不外乎是用抗生素藥物見效快,孩子少遭罪。
專家解析:病毒性感冒用抗生素無效
青島市市立醫院藥劑科副主任閆美興告訴記者,孩子有個頭疼腦熱時,很多家長本著見效快、孩子少遭罪的想法,會首先考慮使用抗生素,有時醫生不給開,家長還會主動要求開。“媽媽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這種做法不可取。”閆美興告訴記者,“以感冒為例,一旦發現孩子感冒,最好第一時間到醫院做血常規檢查,看是細菌性感冒還是病毒性感冒,假如是病毒性感冒是不需要用抗生素的,因為抗生素只殺細菌,對病毒無計可施,即便用了也白用。假如確定是細菌性感冒,再用抗生素也不遲。”他還告訴記者,假如孩子從小就使用抗生素,那么他體內的細菌就會對抗生素產生適應性繼而產生耐藥性,這樣,以后孩子生病時可用的抗生素就會越來越高級,最后就可能面臨無藥可治的局面。
不良影響:易引起二重感染并增加哮喘的風險
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區藥劑科藥劑師王曉寧告訴記者,兒童使用抗生素的危害,遠不止以上提到的那些。“抗生素本身對兒童就是有害的,這是因為兒童的各個器官發育還不健全,而許多抗生素都是通過肝臟來代謝的,濫用抗生素就容易導致兒童肝臟功能受損。”王曉寧說,“濫用抗生素最惡劣的影響是破壞兒童體內的正常菌群,降低兒童的機體抵抗力,進而引起二重感染。所謂二重感染,就是患者先發生細菌感染,在大量使用抗生素后,又發生真菌感染如鵝口瘡、念珠菌腸炎、全身性念珠菌感染等,患者往往病情危重,治療又很棘手。”
此外,兒童經常使用抗生素 ,還可能導致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權威數據顯示,由抗生素引發的不良反應,癥狀為皮膚瘙癢 、過敏性皮疹及過敏性休克的占67%,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的占8%,此外,還可能使兒童產生頭痛、頭昏 、心悸 、胸悶等不良反應。而據美國胸內科醫師學會《Chest》雜志報道,一項由加拿大馬尼托巴大學和蒙特利爾McGill大學共同進行的研究揭示,1歲以內的嬰兒使用抗生素可明顯增加其在7歲前罹患哮喘的風險。
特別提醒:6個月以內的嬰兒最好遠離抗生素
眾所周知,抗生素僅適用于由細菌和部分微生物引起的炎癥,而對病毒引起的炎癥如病毒性感冒是沒有效果的。另外,對于秋冬季節高發的小兒腹瀉、嬰幼兒哮喘也要謹慎使用抗生素 。這是因為,秋冬季節高發的小兒腹瀉主要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抗生素僅適用于腸道細菌感染;而嬰幼兒哮喘則是一種過敏性炎癥,不是感染了細菌,因此,用抗生素的療效也微乎其微。
此外,英國醫學界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給出生6個月以內的嬰兒使用廣譜抗生素的話,其在7歲之前發生過敏性鼻炎、濕疹和支氣管哮喘等過敏反應的危險都明顯高于出生6個月以內未使用過抗生素的嬰兒。鑒于此,6個月以內的嬰兒最好遠離抗生素。如果必須要用,也要盡量選用抗菌譜較窄的抗生素。
“三不”“三問”防止抗生素濫用
如今,很多抗生素因為濫用已經由最初的“治病藥”變成了“致病藥”,那么,我們在購買、使用抗生素的時候,應該遵循怎樣的原則,才能做到合理使用呢?
三不
不自行購買
閆美興告訴記者,抗生素類藥物都是處方藥,按理說自己是不能隨便購買的,但受經濟利益的驅使,有些藥店在沒有醫生處方的情況下也會違規銷售。這就要求廣大患者不要自行購買,一定要拿著醫生的處方去買。也就是說,生病后要先就醫診治,如果診斷為細菌感染,再遵醫囑去買藥。
不頻繁換藥
王曉寧告訴記者,臨床上許多病人使用普通抗生素一兩天后見沒有明顯好轉,就要求醫生更換其他抗生素,或增加使用其他抗生素。其實,這都是不對的。因為一種抗生素一般要用3天到5天才能發揮作用,假如用藥一兩天后沒看到療效就馬上換用別的抗生素,會使細菌產生對多種抗生素的耐藥性。
不主動要求
抗生素是用來對付細菌的,要在確定是細菌感染時才有療效。以感冒為例,大約90%的感冒是病毒性感冒,而不是細菌感染,而抗生素是不能殺死病毒的,且抗生素并不能加速機體的康復。因此,如果因感冒就醫,除非醫生建議,否則不要主動要求用抗生素。
三問
為什么能吃藥就別打針?
對于為什么能吃藥就別打針,閆美興是這樣解釋的:“靜脈注射的抗生素類藥物,沒有經過機體的過濾和吸收,會有微粒進入人的血管,從而導致過敏性不良反應的發生。而口服的話,藥物因為經過了胃腸道的過濾、消化和吸收,就避免了上述問題發生的可能性。”此外,王曉寧提醒,抗生素并不是“越新越好”、“越貴越好”,這是因為每種抗生素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要因病、因人選擇,而不要看價錢,看其新舊或者高級與否。假如一上來就用最高級的抗生素,那么再用低級的就會不起作用了。
為什么能用“窄譜”就不用“廣譜”?
“這里的譜就是范圍的意思。抗菌范圍不廣泛的,只對某種或某類細菌有作用的抗生素稱為窄譜抗生素,如青霉素只對革蘭氏陽性菌有抗菌作用,而對革蘭氏陰性菌、結核菌、立克次體等均無療效;相反,對幾種或者幾類細菌都有抑制或者滅殺作用的就是廣譜抗生素。”王曉寧說,“人體內有許多菌群,而有些菌群對人體是有利的,假如使用了廣譜抗生素,就會在殺死致病菌群的同時,也殺死或者抑制了另外一些菌群,而這不僅會導致人體內菌群的失調,還會增強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因此,她建議在沒有明確病原微生物時可以使用廣譜抗生素,如果明確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譜抗生素。
怎樣合理地吃抗生素?
一旦確定診斷,并經醫師判斷須使用抗生素治療,也應詢問醫師正確的用藥方式。這里所說的正確的用藥方式包括:應該多久吃一次、每次吃多少、怎么吃法、該吃多久等。另外,癥狀改善后是否可以自行停藥、這次領的藥吃完后是否還需復診等問題都該在門診時向醫師詢問清楚,并在取藥時詢問藥劑師哪一種藥物是抗生素,服藥時需注意些什么。
■相關鏈接:能否用中成藥代替抗生素?
如今,已經有很多人意識到了抗生素的副作用和危害性,因此,他們在就醫時,非常傾向用中成藥代替抗生素,尤其是孩子的家長。他們這種想法可行嗎?
閆美興的答案是可以的。這是因為人們在使用中草藥和中成藥的過程中,發現很多藥物具有抑制或滅殺一定種類微生物的作用,如大青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就有明顯的抗菌作用。但王曉寧表示,雖然部分中成藥具有抑制或殺滅微生物的作用,但其作用仍遜于抗生素,加上中成藥的作用機制不甚明確,因而,中成藥并不能完全代替抗生素。她還表示,中成藥只能對消炎等癥狀有緩解作用,假如是細菌感染了,則一定要用抗生素。
◇ 相關文章 ◇
《東亞經貿新聞》 《羊城晚報》 《北京晨報》 新華網 《城市快報》 《生命時報》 《國際先驅導報》 《南方日報》 《南方日報》 《河北青年報》 《南方都市報》 新華網 《中國日報》 《南昌晚報》 《南方日報》 《東南快報》 《北京日報》 《信息時報》 《半島都市報》 《楚天金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