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秋季腹瀉的預防及護理
《西南軍醫》
2007年8月
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小兒科 黎瑞蘭
小兒腹瀉是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見病、多發病。夏秋換季時節,天氣時暖時熱,腹瀉的小兒就會多起來,且以2歲內的嬰幼兒多見。腸道內細菌和病毒感染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另外,小兒胃腸功能不完善,對母乳或某些食物過敏,也會引起腹瀉。作者結合工作實踐體會談幾點看法。
1、防治嬰兒腹瀉的幾種方法
1.1 母乳喂養可防腹瀉
尤以出生后最初數月內應以母乳喂養,因為母乳最適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小兒所需的多種消化酶和抗體,各種營養成分都非常適合兒童的消化和吸收,可中和大腸桿菌腸毒素,有預防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的作用,比牛乳及母乳代用品優越得多。除(患有嚴重的肝、腎、心臟病及急、慢性傳染病)外,均應提倡母乳喂養。應注意正確的喂養方法,做到定時哺乳,避免在夏季及小兒有病時斷奶,因此母乳喂養可預防小兒腹瀉。
1.2 及時補液防脫水
小兒腹瀉大多起病很急,頻繁腹瀉會使體內的水分和營養素迅速丟失,造成急性脫水。在家中,家長可在500毫升開水(或米湯)中,加入20克白糖(兩平匙)和1.75克食鹽(半啤酒瓶蓋),做成口服補液。由于腹瀉的孩子對液體的需求量比平時增加,所以在—開始時就要鼓勵孩子多飲。小于2歲的孩子每次腹瀉后可補充口服液50至100毫升,每天的攝入量不少于500毫升;大于2歲者,盡量多飲,每天攝入量不少于1000毫升甚至更多,以預防脫水。若孩子已出現脫水癥狀,應立即去醫院就診,在途中應不斷補充口服液體。
1.3 注意飲食搭配
對于母乳不足或缺少母乳的情況下采取混合喂養及人工喂養時,應注意飲食調配,不宜過多或過早喂給米糊、粥類等食品,以免發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響小兒生長發育,初出生至3個月內嬰兒母乳不足,可吃牛奶或豆漿補充,無論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適當稀釋,以利于消化和吸收;食欲不振時,不宜強制進食。
1.4 增強體質
平時應加強戶外活動,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注意小兒體格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種疾病;防止過度疲勞、驚嚇或精神過度緊張。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小兒腹瀉。
1.5 慎用抗生素
實際上小兒腹瀉約一半以上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飲食不當引起。對這些原因引起的腹瀉,抗菌藥物不但無效,反而會殺死腸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亂而加重腹瀉。如需用抗生素,必須遵照醫生的處方使用。
1.6 不必禁食
因腹瀉而失水時,補充更多的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多找—些孩子喜歡喝的飲品,如蔬菜汁、開水、果汁等,但要注意由少量逐漸增多、少量多餐,也可喂等量米湯或水稀釋牛奶、米粥或面條;當腹瀉嚴重,并伴有嘔吐情況時,應頻繁地補充水分。
2、對腹瀉小兒的護理要點
2.1 記錄患兒大便、小便和嘔吐的次數、量和性質。就診時帶上大便采樣,以便醫生檢驗、診治。
2.2 腹瀉患兒往往易脫水,加之飲食控制,易畏寒,若出現四肢厥冷,體溫不升,可用熱水袋保暖。使用熱水袋要注意不要燙傷患兒。
2.3 腹瀉患兒大便次數增多,應勤換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溫水擦洗臀部(女孩子應自前向后沖洗),然后用軟布吸干。可涂以鞣酸軟膏,或復方硫酸銅鋅軟膏,防止產生紅臀。
2.4 腹瀉患兒由于使用較長時間的抗菌素,可使口腔霉菌生長而發生鵝口瘡,因此要多喂開水以清潔口腔。有嘔吐時可用棉花蘸溫開水輕擦口腔。已發生鵝口瘡可在患處涂以1%龍膽紫藥水。
3、衛生及護理
3.1 嬰幼兒的衣著,應隨氣溫的升降而增減,避免過熱,夜晚睡覺要避免腹部受涼。夏季應多喂水,避免飲食過量或食用高脂肪多的食物。經常進行溫水浴。
3.2 加強體弱嬰幼兒護理:營養不良、佝僂病及病后體弱的小兒應加強護理,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各種感染。對輕型腹瀉應及時治療,以免拖延成為重型腹瀉。
3.3 避免交叉感染:感染性腹瀉易引起流行,對新生兒室,托幼機構及醫院應注意消毒隔離。發現腹瀉患兒和帶菌者要隔離治療,糞便應做消毒處理。
3.4 合理應用抗生素:避免長期濫用廣譜抗生素,以免腸道菌群失調,招致耐藥菌繁殖引起腸炎。
◇ 相關文章 ◇
《杭州日報》 《寶安日報》 《東陽日報》 《東陽日報》 《京華時報》 《大眾衛生報》 《都市快報》 《大眾衛生報》 《大河健康報》 《都市快報》 《京華時報》 《杭州日報》 《金陵晚報》 《大河健康報》 《健康時報》 《中國中醫藥報》 長城網(河北) 《現代快報》 《魯中晨報》 《中國醫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