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劑太甜影響嬰兒味蕾發(fā)育
《健康報》
2012年9月26日
育兒教育與服務 小兒推拿領導品牌
文章出處:http://health.people.com.cn/n/2012/0926/c14739-19116494.html
專家指導: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亞洲兒科學會主席 何曉琥
鈣有味道 人類的“第六味覺”
眾所周知,舌表面分布的四種味蕾構成人的四大基本味覺,分別是:酸、甜、苦、咸。這里并不包括 辣味,因為它是經痛覺感受器傳入的。2000年,德國科學家成功地從味蕾中分離出感受鮮味的氨基酸受體,被稱為第五味覺。作為生長發(fā)育中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鈣有自己的味道嗎?當礦泉水、蘇打水、甚至自來水管里的水滑過口中時,那種甜絲絲的奇妙感覺是什么?為什么含鈣量很高的蔬菜往往有特殊的苦味?動物實驗中,應激的大鼠會在水和高鈣液體之間選擇后者,它們是如何探知鈣的存在的?
答案在2008年被美國生物學家Michael G. Tordoff教授揭開。Tordoff教授的團隊通過大量研究,在舌表面識別出了一種以往不為人所知的洋蔥狀味蕾,這種味蕾特異性地表達出對鈣敏感的受體蛋白—CaSR,從而使機體感受到鈣的味道。因此,鈣味又被稱為第六味覺。
味覺形成期 讓孩子喜歡鈣的味道
嬰幼兒補鈣,太甜不利于味蕾發(fā)育。隨著健康知識普及,很多家長已有意識從小就給孩子補鈣。為便于被接受,嬰幼兒鈣劑往往會做得很甜。但這種補鈣方式并不可取,原因在于嬰幼兒味蕾細胞很嬌嫩,過重的甜味刺激會導致味蕾反應遲鈍,使嬰兒越來越拒絕接受其他食物,不利于健康。這種不良影響甚至可能延續(xù)到成年后,因喜歡甜食而引起肥胖和血糖、血脂紊亂等。
出生后4~6個月是味覺形成的關鍵期。從子宮內開始,味蕾細胞就已形成,出生后味覺功能逐步完善,約兩歲發(fā)育成熟。不同階段味覺的發(fā)育特點不盡相同,其中4~6個月是最關鍵時期,決定一個人成年后的飲食傾向。這個時期是嬰兒樂于接受新味道,并有可能改變味覺偏好的窗口期。在此之前嬰兒只有一種喜歡的味道即甜味,在此之后則轉向高級味覺感受的形成。因此,在4~6個月的關鍵時期內,必須避免過多的甜味刺激,而應以淡味為主(比如母乳的味道),這能使嬰兒更愿意嘗試各種其他味道。在這一時期如果補充鈣質,最好不要與甜味混合,因為甜味會掩蓋鈣本身的味道,使嬰兒失去對鈣的味覺偏好,反而更加強化對甜味的偏好。
嬰幼兒味覺發(fā)發(fā)育特點:當嬰兒在子宮里時,只對強烈味覺刺激有微弱的反應(如母親進食大蒜或八角);1~4個月,對甜味有明顯的偏好;4~6個月,味覺可塑性的窗口期,會對常接觸的味道產生喜愛(即使是苦味);6~12個月,形成對食物材質和口感的偏好;1~2歲,形成味覺的心理體驗,能通過食物的外形判斷味道,同時傾向于拒絕任何新接觸的味道。
早期強化鈣味覺 養(yǎng)成良好飲食口味
鈣的味道究竟是怎樣的呢?Tordoff教授如此評價:“鈣品嘗起來就是鈣味,它可能有一點苦,還有點酸,但這些都不是最準確的形容,因為鈣味的受體是獨立的,并非苦味和酸味受體的混合。”
不管怎樣,客觀地說鈣在低濃度下味道尚可,但高濃度時并不是美好的味道。這可以從側面解釋為什么自然界鈣如此豐富,但人們攝入量卻常常達不到營養(yǎng)學家提出的標準。比如,含鈣量高的蔬菜有甘藍、芥菜和苦瓜等,但多數人不愛吃這些蔬菜,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從中品嘗到了鈣的味道。而根據味覺發(fā)育的特點,如果從一開始就毫不掩飾地讓嬰幼兒接觸到鈣本身的味道,將有助于形成對高鈣食物的偏好,這遠比外源性補充鈣劑更為天然、有效。事實也證明,對于那些從小就喜歡吃高鈣食物的成年人,骨質疏松癥、肥胖和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發(fā)生率都要低得多。
嬰幼兒補鈣 淡口味是理想選擇
綜上所述,嬰幼兒在選擇補鈣產品時應避免過甜口味。縱覽市面上補鈣產品,淡奶味的迪巧小兒碳酸鈣D3顆粒是專門為0~3歲嬰幼兒設計的,其口味接近母乳,不影響嬰幼兒味蕾發(fā)育,有助于形成對鈣的飲食偏好。嬰幼兒補鈣問題已引起醫(yī)學界重視。
由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牽頭的《中國嬰幼兒科學補鈣專家共識》已于2011年發(fā)布。共識的頒布,不僅利于全面了解嬰幼兒健康成長的補鈣產品,還可以在嬰幼兒的補鈣劑量、補鈣時間、補鈣方法上給予規(guī)范化指導。
◇ 相關文章 ◇
《京華時報》 《京華時報》 《保健時報》 《大河健康報》 《大河健康報》 《中國中醫(yī)藥報》 《生命時報》 《京華時報》 《廣州日報》 《杭州日報》 《東方今報》 《家庭中醫(yī)藥》 《武漢晚報》 《健康時報》 中國江蘇網 《飲食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