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法治療小兒缺鐵性貧血療效觀察
《新中醫》
1991年第8期
育兒教育與服務 小兒推拿領導品牌
廣東省汕頭市中心醫院 張惠文、黃元貞
缺鐵性貧血(簡稱IDA)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營養性貧血,嚴重影響小兒的生長發育。目前國內外治療此病的常規方法是給患兒補充鐵劑。但我們根據中國的傳統醫學外用法治療疳積等相關的營養性疾病的理論,自擬了一套按摩捏脊法,于1990年1--4月在臨床治療IDA 24例獲得了較好的效果,并與接受葡萄糖酸亞鐵糖漿口服液治療15例IDA作比較。現報告如下。
A 材料與方法
一、觀察對象及方法
1、本院按照衛生部頒布的《小兒營養性缺鐵性貧血防治方案》的診斷標準(中華兒科雜志1987;2:121),選擇出生9個月至8歲IDA患兒39例,平均年齡2.5歲。其中男23例,女16歲,并隨機分成兩組。按摩捏脊組24例和服葡萄糖酸亞鐵糖漿口服液各9天。于第10天在接近治療前采血的時間,在患兒無名指再次采血以測血紅蛋白,并對患兒治療前后的胃口及大便情況作詳細的詢問及記錄。兩組患兒在接受治療期間均無服用其它營養補藥。
2、用氰化高鐵血紅蛋白法,測定患兒治療前后的血紅蛋白。
3、結果判定:以治療后血紅蛋白>11克/dl,為糾正貧血有效,并經治療后胃納增加、偏食消除為糾正胃口不良有效。大便日行一次,其質量正常為有效。全部資料經過統計學處理。
二、治療方法與材料
1、按摩捏脊法:第一步驟,首先由尾椎兩旁開始,沿脊椎向上捏至大椎兩旁,共捏脊10遍,然后分別在脾腧(shù)、腎腧及大腸穴揉壓81次;第二步驟,以臍為中心,順時針由小到大揉腹81次,后在雙側天樞穴揉壓5分鐘。手法要揉和、先輕后重,每次15--20分鐘,每日1次。
2、葡萄糖酸亞鐵是采用廣西梧州市制藥廠生產的葡萄糖酸亞鐵糖漿。每支10毫升,含葡萄糖酸亞鐵300毫克。按說明書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項給患兒服用。每日1支,分2次在飯前或半空腹時服用。
B 結果
(一)兩組治療前后血紅蛋白變化情況(如表1,略)
從表1可見,
1、兩組治療后血紅蛋白均值上無顯著性差異,說明兩者有可比性。
2、兩組治療后血紅蛋白均值差異無顯著性,說明兩種方法在提高血紅蛋白均值上無顯著性差異。
3、兩組治療后血紅蛋白均值都比治療前有明顯升高,差異有顯著性和極顯著性。說明兩種方法均可以糾正貧血。
(二)兩組治療前后胃口及大便情況
1、兩組患兒治療前胃口不良(胃納差、偏食有24例。其中按摩捏脊組16例,用藥組8例。治療前后胃口變化比較如表2,略)。由表2可知,在改善胃口方面,按摩捏脊組與用藥組有顯著性差異,即按摩捏脊法優于口服葡萄糖酸亞鐵法。
2、兩組患兒治療前大便不正常27例,包括便秘和腹瀉。按摩捏脊組19例,用藥組8例。治療前后變化情況如表3(略)。由表3得出:在改善大便方面,按摩捏脊組與用藥組差異極顯著性,即說明按摩捏脊組在改善患兒大便優于用藥組。
C 不良反應
葡萄糖亞鐵糖漿組中有4例服藥后出現大便秘結。接受按摩捏脊法的患兒未出現任何不良反應。
D 討論
缺鐵性貧血是由于缺乏足夠的鐵而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口服補鐵劑固然能增加腸道內含量,以利于吸收而改善貧血。但鐵劑有收斂作用,會出現胃腸不適的副作用,長期服用小兒難以接受。臨床上,大多數IDA患兒有明顯的脾胃不和、運化失健的癥狀,如形體消瘦、面色萎黃少華、厭食或能食易饑,大便秘結或腹瀉等,屬中醫“疳證”的范疇。病位主要在脾胃,治療原則常用健脾和胃。
中醫學認為人體背為陽,腹為陰,此按摩捏脊法是通過對屬陽性的督脈、膀胱經的捏拿、揉按,胃經穴位按壓刺激,和對屬陰性的腹部揉按刺激,使機體自我調整陰陽,通理經絡,調和氣血,恢復脾胃功能,從而提高膳食中鐵的攝入和腸道對鐵的吸收而糾正貧血。
大量資料表明,捏脊及刺激足三里、脾腧(shù)、腎腧等穴對胃腸功能有調整作用,臨床治療消化系統疾病效果好。按摩捏脊法是否對骨髓的造血機能有作用,則需進一步探索。用捏脊按摩法糾正營養性貧血,療程短、效果好,且經濟又無副作用,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 相關文章 ◇
《健康時報》 《羊城晚報》 《河南商報》 《媽咪寶貝》 《南京晨報》 《新聞晚報》 太平洋女性網 小兒疾病防治300問 小兒疾病防治300問 小兒疾病防治300問 小兒疾病防治300問 《藥膳食療研究》 衛生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