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覺比補營養重要
《生命時報》
2011年5月31日
育兒教育與服務 小兒推拿領導品牌
文章出處:http://paper.people.com.cn/smsb/html/2011-05/31/content_833980.htm?div=-1
專家指導:武漢大學兒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楊健;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兒保主任 金星明
六一兒童節,本是孩子們快樂的節日,但《生命時報》記者在采訪時,“困”、“睡不夠”、“不想起床”,卻成了不同年級學生的共同心聲。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中國少年兒童十年發展狀況研究報告(1999—2010)》也顯示,10年間我國中小學生睡眠時間持續減少,周一至周五的學習日,近八成中小學生睡眠不足,即使在周末也有七成以上存在“缺覺”情況。中小學生每天平均睡眠時間僅有8小時,比教育部規定的9小時下限還少1小時。孩子們普遍睡不夠,這背后有學業重、壓力大、娛樂多等方方面面的社會原因,為此,多位研究青少年問題的權威人士通過本報共同呼吁,睡眠遠比營養更重要,讓孩子們睡個飽覺吧。
八成孩子睡不夠
剛剛8歲的男孩李木子在北京市朝陽區一所小學上二年級,幾乎每天早上都是在“半夢半醒”中被拽起床,然后閉著眼穿衣、吃飯,最后極不情愿地被父母送去上學。他媽媽說:“基本上孩子每天寫完作業都已經9點半了,10點上床,11點才能睡著,我看著也是很心疼,但也不能不讓他寫完作業就去睡覺啊,別的小朋友都在努力呢。不過這孩子做事確實比較磨蹭,小時候沒養成好習慣,作業多又寫得慢,只能睡得少,我也是真沒辦法了。”
對于初三學生林一楠來說,一天當中最痛苦的時候就是清晨鬧鐘響起,然后三番五次掙扎才能下床。林一楠的媽媽為了每天讓她多睡10分鐘,總會早起半個小時,為她準備好洗漱用品、做好早飯,還把自行車從地下室搬出來。即使這樣,林一楠幾乎每天都會在課堂上睡著,她無奈地對記者說:“我們同學里每晚睡夠八小時的很少,我只是班上眾多‘特困生’中的一員。”
早上睡不醒,著實讓家長心疼,但晚上不肯睡,更讓家長頭疼。企業高管李娜有個三年級的兒子,最近迷上了電子游戲,每天都玩到晚上十一二點,催孩子睡覺時她總要用盡渾身解數。“有時真想讓孩子回到我們小時候,沒有這么多新鮮的誘惑,晚上早早上床聽著媽媽的故事入睡。”李娜感慨地對記者說。
雖然在《中國少年兒童十年發展狀況研究報告(1999—2010)》中顯示,10年來少年兒童在校的時間一直在縮短,但在校時間的減少并不意味著孩子們的休息時間增多了。調查中發現,有39.3%的學生在非周末參加課余特長培訓,周末參加課余特長培訓的比例則達到了49.4%。
“作業多”、“校外補課學習”、“娛樂生活過度豐富”是中小學生睡眠不足的主因。武漢大學兒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楊健對《生命時報》記者說:“有些家長沒有培養孩子的睡眠習慣,甚至自身的不良習慣也起了負面作用;巨大的升學壓力,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盼,也在不斷蠶食孩子們的睡眠;現今的孩子還要面對更多的誘惑,一些自制力差的孩子如果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很容易沉迷于電腦、電視等電子產品中,從而造成過多‘垃圾睡眠’;而嘈雜的住宅環境也會影響孩子的睡眠。”
睡不夠覺危害很多
調查中發現,長期睡眠不足是導致目前我國中小學生體質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兒保主任金星明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教育部規定的“小學生每天睡眠10小時,初中學生9小時,高中學生8小時”是根據人體生理發育特征制定的,反映了各年齡階段孩子的睡眠需求。睡眠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之一,深度睡眠才能有利于身體免疫力的提高,如果睡眠不足,就會造成精神不振、食欲差、免疫力低下、容易得病,甚至影響生長發育,尤其在以下幾個方面。
影響身高。雖然現在孩子的平均身高較以前有了很大提升,大部分家長以為只要營養跟上了就會長高,其實不然。如果孩子長期睡眠不足,就會影響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導致孩子不容易長高。甚至可以說,剝奪孩子的睡眠就相當于剝奪了他們的“生長權”。
導致肥胖。“睡得多”和“睡得少”都會造成肥胖,但有研究表明,孩子缺覺造成的肥胖與其他因素導致的肥胖不同,這是因為睡眠不佳會影響那些與食欲和飽腹感有關的激素,結果就是慢慢變胖。
破壞記憶力。孩子越小所需的睡眠越多,睡眠不足的孩子往往學習時精力不集中,容易減緩認知能力的發展。據英國《自然神經學》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睡眠不足會破壞腦部負責近期學習記憶的海馬神經區域,孩子們往往缺乏睡眠補償機制,所以對記憶力的破壞是不可彌補的。
此外,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睡眠處在“生命金字塔”的最底端,這種最低層次的需要如果長期得不到滿足,會引發精神上的煩躁、焦慮不安、情緒不穩等問題。輕則造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成績;重則情緒會變得反復無常,破壞人際關系;有的學生甚至會因情緒不穩而容易沖動,產生攻擊性。
補睡眠比補營養更重要
為改善我國中小學生的營養狀況,國家從2000年8月起實施了“學生飲用奶計劃”。為此,有學者指出,“學生睡”比“學生奶”更應被社會重視,國家應出臺實際有效的措施幫助孩子睡夠、睡好。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指出,中小學生睡眠不足的背后是沉重的社會問題,涉及到教育體制、升學機制、競爭機制、用人機制等方方面面。比如調查中半數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讀到博士,九成孩子認為自己應該至少讀到本科,無形中就會帶來學業壓力。現在的用人機制,很多普通的崗位也要求高學歷,如果跳不出來這個怪圈,就很難真正解決孩子的睡眠問題。
其實,世界上其他國家為解決青少年睡眠不足的問題也是煞費苦心。英國一些中小學將睡眠作為一門課程引進學校,不僅讓孩子們認識到睡眠對身體的重要性,還要求任課教師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睡眠情況,以便教會他們如何好好睡覺;美國的很多高中為了保證孩子的睡眠質量,不惜將上課時間推遲了15分鐘至1小時。
但在升學壓力普遍較大的亞洲,犧牲睡眠時間用來學習還是較為普遍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和老師應幫助孩子學會睡覺。
從小培養正確的生活習慣。孫宏艷表示,家長首先要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生活習慣,做事情干脆利索、不要拖拉。父母在培養孩子睡眠習慣上要起表率作用,減少自身的不良生活習慣。
營造良好的睡覺環境。先將電腦、電視機、過亮的燈以及玩具等移出臥室,給孩子營造舒適的睡覺環境;然后和孩子一起定個時間表,督促他們及時完成作業,睡前讓孩子做些準備工作,如刷牙、洗臉、整理床鋪等,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卻是對孩子進行“該睡覺了”的心理暗示;最后,在睡前建立“緩沖期”,通過講故事,聽音樂等活動,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該睡覺了,幫助他們安靜下來。
避免垃圾睡眠。日本的一項研究發現,睡前用電腦、看電視會嚴重影響睡眠質量,特別是上網,容易讓人神經興奮。所以在晚上9點后,家長要監督孩子盡量不要進行這些娛樂活動。
別讓“擇校”、“興趣班”加劇睡眠不足。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讓他們跨區域上重點學校,但如果上學路途過遠,會無形中擠掉孩子的睡眠時間。此外,很多孩子都參加各種各樣的課外輔導班,但家長應該考慮會不會影響他們休息,要在孩子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再選擇,否則就是得不償失。
◇ 相關文章 ◇
《中國中醫藥報》 《生命時報》 《生命時報》 《生命時報》 《中國中醫藥報》 《大河健康報》 《大眾衛生報》 《大河健康報》 《大河健康報》 《京華時報》 《健康時報》 《每日商報》 《健報》(廣西) 《信息時報》 《南方周末》 《健康報》 《健報》(廣西) 《大河報》(河南) 《半島都市報》 《信息時報》
|